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17期
编号:13044281
如何与高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7期
     〔关键词〕咨询关系;高中生;咨询案例

    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心理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良好的咨询关系本身就会对求助者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社会环境中,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受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而在学校环境中,心理辅导教师作为学校老师和咨询师的双重身份,决定了辅导教师在咨询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中,必须发挥主要的导向作用。那么,辅导教师怎样才能顺利完成角色转变,与求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呢?对一则失败案例的反复思考,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案例回放

    小叶是邻校高二的一名男生,从高一下学期开始,迷恋网络游戏不肯上学,目前在家待着,盼望父母能帮他尽快结束学业,让他独立自由地生活。他的家人辗转找到我,恳求我一定帮忙做做小叶的思想工作,希望小叶能重新回归学校,继续学业。不忍拒绝学生家长的苦苦哀求,我答应和小叶谈谈。但也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一定要本人愿意,才能发挥效用。学生家长则表示,一定动员小叶亲自来。
, 百拇医药
    因为之前也遇到过类似的学生,我心里还是挺有信心的。事先向学生家长了解了很多的背景信息,也做了相应的准备。但不曾想到,结果还是非常的糟糕。

    那天,小叶是在亲友团的陪同下来的。陪他一起来的,除了他父母之外,还有舅舅和阿姨。小伙子长得很精神也很帅气,但是眼神里充满了不羁,自始至终头抬得很高。我招呼他的家人落座,亲人们还在客气地谦让,他已经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见此情景,我开玩笑地问:“帅哥叫什么名字?”他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转瞬即逝。还没告诉我他的名字,他的阿姨和舅舅就抢着说他叫叶某某。阿姨不确定地问他:“大名是不是这样?”他也是爱理不睬的。为了缓解尴尬,我问:“今天来的都是亲友团吗?”他又笑了笑却没有说话,坐在沙发上的一排人开始自我介绍。叶某一言不发。

    我微笑着问他:“今天来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助解决的问题吗?”不等我说完,叶某面无表情地说:“我不需要什么帮助,是他们让我来找你的。”

, 百拇医药     这时叶某的阿姨向叶某介绍说我是学校里负责学生学籍管理的,他的问题可以向我咨询。然后他舅舅开始说,叶某不想读高二想直接读高三然后毕业。我说这种情况恐怕不行,接着叶某说他可以转到职专去,去职专混张毕业证就行了。我说如果单是为了混毕业证的话,不用转学也能行。他表示自己已经不想上学了。我问他:“不想上学有什么打算?”此时叶某显得有点不耐烦,“不上学之后可以做生意、打工,反正能养活自己。”我让他再說得更详细一点时,叶某情绪激动了:“我又不是傻子,我不知道在实际中学习?”阿姨见此时气氛有点僵硬,便说:“老师是想帮助你,你怎么这样?”叶某声音更大了:“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这样的境况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虽然我很尴尬,但还是很冷静地说:“你和我非亲非故,我为什么要帮你?”本来还想追加一句“就是和你聊聊而已”,但是不等我把话说完,叶某已经从沙发上站起来说:“我也没说让你帮我!”然后径直走出了咨询室。

    至此,对叶某的咨询尚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二、案例反思
, http://www.100md.com
    毫无疑问,对叶某的咨询是彻底失败的。叶某走了之后,他的亲友们客气一番之后也回去了。叶某情绪激动的反应,语气生硬的言辞,让我心里也极为不快,甚至很生气、愤怒。等自己情绪平复之后,我开始反思,为什么以前觉得建立咨询关系很轻松,至少不难,这一次却如此不同呢?和叶某初次见面的“咨询”过程中,我的哪些做法是欠妥甚至是失当的?

    “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心理咨询,求助者即咨询对象以学生为主。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咨询师的辅导教师和作为咨询对象的求助学生,双方在咨询关系的建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对等的,对咨询关系的影响力也是不对等的。咨询伊始,辅导教师应剥离学校教师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认知,主动引导学生与之构建良好的咨询关系。

    “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方法和途径”,那么,我做到了吗?我做得怎么样?

    尊重意味着无条件的接纳、平等、礼貌、信任,意味着真诚、保护隐私。仔细对照尊重的含义,我发现,尊重来访学生,我只做到了一部分。我没有无条件地接纳他,因为从一开始,我就不喜欢他不羁的态度和傲慢的行为,我对他说:“你好,请坐!”他对我的反应不冷不热不理不睬!我认为他对我不够尊重,不够礼貌。由此而至的不快心情和对来访学生不够接纳的排斥,隐秘地影响了良好咨询氛围的营造。另外,内心深处,我时常后悔自己在学生时代的无知和对学习的轻慢,我常常假设,如果当时自己对学习再用功再努力一些,我的生活会不会更优质一些?因此,每每遇到不想读书、中途辍学的学生,心里总会有些惋惜,特别是当面对自己主动提出来不想上学不想读书的学生,就像面对当年的我自己,心里总有种无法抑制的轻视和痛恨。事实上,这已经是移情反应了——把对自己的情绪投射在学生身上,急于反证他的做法短视、想法幼稚。移情反应使自己在倾听中掺杂了个人情感和价值判断,偏离了价值中立原则。作为辅导教师没有耐心倾听而是过于急切地展示自我观点,就有可能被学生视为“攻击”,使学生认为教师将要对其进行教育甚至思想改造,这样反而强化了学生的心理防备,弱化了咨询师在言语表达上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损害了咨询关系的建立。
, 百拇医药
    在短暂的见面中,虽然我对学生本人,以及学生的家人都很礼貌,但是,对学生态度上的微妙变化,使礼貌变成一种刻意为之的行为表现。礼貌剥离了热情、真诚的情感内核只剩下外在的行为表现,就变成了冷静理智的公事公办,变成了另一种方式的拒绝。

    在见面之前,他的阿姨曾发短信让我对学生说自己是负责学籍管理的老师,不然学生就不来。学生进来之后,她还是坚持这样说,事实上,房门上有门牌,学生进来的时候不可能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而我既没有主动地自我介绍,又没有及时地澄清说明,这是自己在工作中的明显失误。我向学生表示“不读高二直接读高三是不行的”,尽管这是客观现实,但在学生看来,就显得有些“煞有介事”,甚至是故意欺瞒。在当时的境况下,我的角色已经不是咨询师而是普通的教务人员,以教师的身份和学生谈话,在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中本身就已经不平等,而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对自己身份信息的忽略,是对学生知情权的不尊重,也使咨询师显得不够真诚。明知他的家人对他的行为和想法无一例外地都持反对意见,短暂交流的全程还允许家人围坐在他的身边,这个做法更是不妥。亲友团规模庞大,并且都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出责难、惋惜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开始谈话,形如审讯,加剧了学生心理负担,使学生的心理警戒水平进一步提升。此时,就算学生能接受我的看法和观点,也不会轻易松动自己的心理防线,否则的话,怎么能证明只有他的想法才是正确的呢?保护隐私我也没有做到。, 百拇医药(安小燕)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