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7年第33期
编号:13212326
注重自主探究体验,设计有效提问(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33期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发言总结并不多,但能够起到启发与引导作用就足够了。通过这种学生亲自体验加上老师的引导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对合作有更深的认识。整堂课的教学氛围较活跃,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都较高,真正做到了“做中学”,学生在亲自体验中加强感悟与收获。

    总体而言,本节课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整节课上下来学生纷纷表示,孤军奋战的个人战效果是最差的,最好的合作应该是心中有他人,而不单是只想到自己,与人合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第三次拼图后要求学生写出本组在拼图时认为最高效的方法,很多同学写上了“多交流”“混在一起拼”“善于观察”“把自己的卡片给别人”等,说明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有所收获,达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对比第一次和第三次拼图时,学生表示第一次有些不顺心与郁闷,第三次拼图时比较顺畅,体验到了合作带来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经验与反思

    对于心理活动课而言,精心的教学设计不可缺少,但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提问及启发性提问,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如果说一节心理课仅仅只有学生的活动体验,那么这节课应该说只上了一半。对于一堂心理课最重要的应该是活动后的讨论分享环节,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活动的意义。

    通过进行教学设计及有效提问的尝试,我发现效果显著。

    整堂课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一堂课中有二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自主体验,进行发现学习,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到怎样的合作是高效的;通过启发性提问,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加深了他们的感悟,这可以从学生的表达中看出来,比如归纳拼图成功的原因有“可以讲话”“别人给了自己需要的卡片”“更默契”“把所有卡片放在一起”等,学生感悟加深,并逐渐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对于心理课而言,有研究者认为“自主探究体验,有效提问”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自主探究体验”是基于心理课的性质而定。心理课是开放的课堂,学生更多的是进行自主分享体验,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从体验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感悟。但有时,学生的自我感受可能只是表面化的。要想让学生有更深的感悟,教师必须设计“有效提问”,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增强等. 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教材:初中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上海市南洋初级中学,上海,200032), 百拇医药(赵倩)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