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8期
编号:13233902
邓公明:在心育的沃土中播撒幸福的种子(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8期
     通过十余年的探索,目前,学校的心理课堂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开发出了系列的校本教材,深受学生的喜欢,也得到领导、老师和家长的高度认可。目前,邓老师和同事正在投入到学生生涯教育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中。

    二、宣传到位,让心理辅导有人气

    心理辅导工作,对学校意义重大,对学生意义重大。每次看到有学生跳楼自杀抑或出现事故的时候,邓老师的心情总是沉重的。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悲剧,让邓老师思索如何对高中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呢?

    在很多文章中,讲述很多学校的心理辅导室形同虚设,门可罗雀。藏在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邓老师通过查阅文献,与同行交流,发现,其实最重要的是宣传不够,方式单调,效果很糟糕。那么,如何来突破这一困境呢?

    最让邓老师印象深刻的就是脑白金广告,其实,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也没去刻意地看这个广告,但是,经过不断地重复,我们自然在不经意间就记住了有脑白金这个产品。那么,心理辅导室的宣传也可以从中找到灵感。那就是反复地宣传,强化学生有心理问题就及时求助的意识。为此,邓老师对高一新生上的第一节心理课,就是大力全面地宣传心理辅导,宣传学校的心理辅导室。介绍什么是心理辅导,哪些人需要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原则和程序,心理辅导的技术,心理辅导的收费问题,心理辅导的经典书籍和电影,以及学校心理辅导室开放的时间和地点。通过详细的讲解,再配以丰富的案例,不但激发了学生对心理辅导的兴趣,还能够让学生正确地对待心理辅导,自然,也能让学生了解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情况,从而在自己有问题的时候,能第一时间想到去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求助心理老师。此外,邓老师还在学校每栋教学楼的醒目位置,张贴学校心理辅导室开放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值班老师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出入教学楼时,看到心理辅导室的宣传资料。此外,在每次学校开展心理讲座结束时,都要简单介绍学校心理辅导室的情况,并鼓励学生积极前来求助;在班主任大会上,领导还会强调,当班主任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应该第一时间让学生去学校心理辅导室进行求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 百拇医药
    此外,邓老师还积极主动地开动脑筋,不断地丰富心理辅导的方式。除了传统的在心理辅导室的面对面咨询,还充分利用电话、信件、QQ、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心理辅导,利用心理委员开展心理辅导,促使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求助心理教师,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和烦恼。

    事实证明,通过邓老师及其同事的努力,学校心理辅导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确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目前为止,尚未发生一起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心理辅导室的作用功不可没,确实为学生的心理安全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三、依托科研,让心育工作有影响

    蘇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

    这段话对邓老师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也是这句话,让邓老师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其实,邓老师一直是一个喜欢科研的人。在大学读书期间,邓老师就网络游戏成瘾做过专门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先后在《社会心理研究》《社会心理科学》《青少年犯罪问题》等专业学术性杂志上发表。
, 百拇医药
    工作后,邓老师又开始了新的教育科研。当时,很多一线的中小学老师都觉得,教育科研,是大学教授们干的事情,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完全是搞形式,走过场,用“假大空”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但是,邓老师不这样认为。他认为,教育科研,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的工作,让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让老师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为了搞好教育科研,邓老师开始为教育科研做准备,首先就是开始了大量的阅读与学习。除了自费订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众心理学》等杂志,还阅读了诸如国内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钟志农老师、吴增强教授、班华教授等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著作以及诸如钱铭怡、岳晓东、朱建军、武志红等心理咨询专家的著作。在大量的阅读中,邓老师不但收获了专业的心理知识,也更加坚定了对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此外,邓老师还加入了由全国知名中学心理教师袁章奎建立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QQ群,并利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心理老师之家等网站,学习海量的心育知识。通过纸质的阅读和网络的阅读,提升了知识储备,让邓老师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心育工作的开展更有方向和思路。
, http://www.100md.com
    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邓老师开始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思考,写成了一篇篇的文章,并尝试投稿,和同行进行交流。通过不懈的努力,他先后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中小学德育》《心理与健康》《青春期健康》等知名心理期刊上发表了上百篇心理类的文章,并一直担任《青少年科苑》《好家长》(青春期)等杂志心理专栏作者。通过写作,邓老师把自己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和探索,与同行进行了分享,同时,也从另外一个层面,提升了自己开展心育工作的能力,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2015年,他的论文《教师如何与学生谈话——浅谈心理辅导技术在师生交流中的运用》获得了重庆市第六届优秀基础教育著述评比一等奖。

    如果说写作,是对心育工作细碎的感悟和梳理,那么开展课题研究则是促进教师个体实现质的的发展的重要途径。2008年,邓老师主研了区级课题“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活动设计研究”。开展这个课题的背景在于当前市面上的心育教材,普遍存在不少的问题,要么是内容陈旧,要么是知识框架混乱,要么是形式呆板。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邓老师和同事们开展了这个课题。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学生,自己实践,最终,在邓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梳理出了适合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并获得了铜梁区优秀德育校本教材的第一名。该课题研究成果还获得了铜梁区第十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2年,邓老师又主研了重庆市市级课题“区县重点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研究”。这个课题的开展,目的是探讨,如何在全员育人的模式下实现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探索。在邓老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通过近三年的研究,探索出了适合普通高中全面开展心育工作的途径和方式。其课题成果获得铜梁区第十二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获得重庆市教育学会2016年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课题研究中的论文获得重庆市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并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2017年第12期发表。2015年,邓老师主持了“心理漫画创作对舒缓高中生心理压力的影响研究”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心理漫画的创作与欣赏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2017年,邓老师主持了重庆市规划办课题“普通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研究”,重点探讨学生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选科实现最优化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极大地提升了邓老师开展心育工作的能力,尤其是专题式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挖掘学校开展心育的资源,挖掘心理教师如何在学校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育工作如何推上新的台阶。, 百拇医药(何妍?于洪)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