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227263
生命线与生命树(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2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5期
     (2)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同学们的梦想多种多样,有些是20岁就可以实现的,有些是40岁才可以实现的。我们的人生是由很多个阶段组成的,我们不仅有20岁的理想和目标,也有40岁的理想和目标。所以,下面我们就分年龄段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畅想和规划,对代表未来的生命线的部分进行规划。

    (3)该部分的活动要求(教师边讲边示范):

    ①生涯分段:按照自己对于未来的一个畅想和规划,将代表未来的绳子分成五段,可以按照时间段来分,比如10年、15年或者20年为一段,每段的年数不必都一样。需要注意的是,时间越长,绳子的长度就应该越长。同时确定一下自己想在这段时间完成的梦想或者目标(如:在16~25岁这一段期间完成考大学、找工作两件事,就把对应16和25岁的两个点在绳子上标记下来,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将自己的未来分成五段)。

    ②剪贴树枝: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剪下五段绳子,贴到生命树相应的位置上,树枝越低,代表时间越近,完善生命树枝干,贴完以后在枝干(绳子)旁边写下自己想要达成的梦想和目标。
, http://www.100md.com
    ③收获填充:让学生思考达成这些目标后会收获什么?在对应的树干旁边用彩笔画上果实和树叶,然后在里面写上自己会收获的东西。(例如:上了大学我能收获知识或者一份爱情)。

    (4)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

    ①你的生命树的枝干有什么样的特点?哪一条枝干最短、哪一条枝干最长,为什么?(越近的枝干越短、越远的枝干越长,因为我们可能对于离自己较近未来的规划更为细致)

    ②现在生命线已经用完了,代表我们这一生就结束了,大家对于自己的规划是否满意?你是否收获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小组讨论分享,然后让1~2个学生起来在全班进行分享。

    3.筑梦——生命树的树干

    设计意图:生命树已经完成了树根和树枝部分,本部分主要完成代表现在的树干,它具有支撑梦想、输送养分的功能,旨在引导学生觉察可能存在的障碍,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和可用的资源,把握现在,为实现未来的目标助力。
, 百拇医药
    活动流程:

    (1)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的生命树已经有了饱满的树根和树枝,但是树干部分还是空心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完善树干部分。树根代表同学们的过去,树枝代表未来,树干是我們的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树干部分贯穿了我们的一生,就好像是实现理想和目标的道路。

    (2)教师引导:刚刚大家畅想、规划了自己的未来,做了好多“白日梦”,现在要回到现实。因为大家的梦想目标有点多,而且刚刚也提到,越远的目标越不清晰。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以第一根树枝上的梦想为对象,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教师边讲边示范):

    ①你在实现这个梦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哪些必须要克服的障碍?可用树疤或者一些你想用的形状来代替,如三角形、一个叉等,并在一旁注明。

    ②觉察自身已有资源(自己内在的个性品质、外在的社会支持),想一下哪些东西可以帮助你克服这个阻碍达成目标或梦想,写在树干里面。
, http://www.100md.com
    ③你觉得还需要做什么才能支撑这个梦想?写在树干里面。

    (3)教师提问:最后,请大家根据上面三个问题进行回答,考量一下自己的树干是否结实,衡量一下通过努力,有多大的可能实现目标。用笔将树干部分的虚线涂黑,越有可能实现就涂得越高。(教师边讲边示范)

    (4)教师总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生命树已经比较完整了,但是老师只让大家完善了最近这一部分的树干,在树干上方还有一些留白部分,剩下的空白,就留给未来的自己去填写。(因为生涯规划具有不确定性,未来有无限可能,学生的规划是依据现在的人生阅历进行的,因此设计者特意进行了留白,留给学生未来去填写。)

    4.圆梦——生命树的树冠

    设计意图:树冠是生命树的最后一部分,学生们会画出不同形状的树冠。学生需给自己所绘的树冠赋予相应的意义,以此来代表自己对未来的不同设想与美好的祝愿。
, 百拇医药
    活动流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给自己的生命树画上一个喜欢的树冠,也可以不用画,把画这个形状的树冠或者不画树冠的理由写在旁边。

    三、活动总结(主题升华)

    让学生完整地审视一下自己的生命树,思考: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吗?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梦想会改变吗?生命树的根须会更加壮大吗?生命树的枝干会更加茂盛吗?生命树的树干会更加粗壮吗?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者一些疑惑,这些问题就留给未来的你去思考。

    最后,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在完成代表过去的树根和代表未来的枝干时,我们的生命绳就已经用完了,难道生命只有过去和未来,没有现在吗?现在去哪儿了?(学生反思,教师给出自己的答案:没有实际存在的现在,当下的每一秒都是现在。)

    【活动反思】

    在现有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设计中,生命线和生命树都是比较常用的活动,本课程设计将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达到了以下两个效果。

    (1)用实体的绳子代表生命线,让学生用剪刀剪生命线,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体验,诱发学生的情绪,使学生意识到时间的珍贵和自我探索、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用一根绳子作生涯规划,以小见大,逐步深入。最后,虽然生命线用完了,但是它变成了焕发着生机的生命树,实现了主题的升华。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400715)

    编辑/于 洪, http://www.100md.com(邓颜彦?武婷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