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2019年第34期
编号:13435835
初中生校园欺凌现象调查及对策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2月5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34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日趋严重,且从类型和手段上来看,校园欺凌行为的严重性、危害力以及影响都日趋增强。本研究在内蒙古乌海市一所重点中学调查了243名学生,得出的结果为:学校及周边是校园欺凌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定义、类型、影响、后果认识有限,且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对于欺凌者、受欺凌者和旁观者,学校、社会和家庭都应给予关注,加以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校园欺凌;欺凌类型;欺凌角色;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4-0010-07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然而校园欺凌事件的多发使得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学校教育以及校园安全问题。校园欺凌被广义地定义为以学校为背景,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一种欺凌行为,是一个人或一群人对他人实施的肢体、言语或精神上的伤害和攻击[1]。奥维斯将欺凌行为划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性欺凌和网络欺凌[2]。

    校园欺凌是一种特殊的攻击性行为,对欺凌者、受欺凌者及旁观者的心理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欺凌易导致受欺凌学生形成消极人格特征、学业适应困难及出现社会化障碍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