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1期
编号:12058584
高中同伴辅导模式的构建(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1期
     传统的心理辅导理念强调的是对来访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时应怎样及时有效地补救,但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局限于事后补救,而是预防与补救并举。心灵互助社的成员可以帮助学校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工作,从学生的角度向同学们展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作用,逐渐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文化中的渗透成为现实。学生们可以从同伴辅导员的行为示范以及宣传讲解中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及心理调适的技巧,当自己遇到问题时便会考虑使用这些技巧,从而降低产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同伴辅导员与其他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发现同学出现心理异常的征兆时可以与之及时沟通,在第一时间解决学生的困惑,或将需要帮助的学生转介给心理辅导教师,防止心理问题在得不到关注的情况下滋生蔓延。

    (2)二级目标:介入及改变

    同伴辅导员经过培训以后往往会对周围同学的心理状态有比较敏锐的洞察力。当发现周围有同学需要心理辅导的时候,他们可以及时介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对周围同学实施干预,通过倾听、共情、安慰等方法使求助同学的情绪得到适当宣泄,不合理的认知得以矫正;或者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让同学们在互动中解决自己的问题。

    (3)三级目标:复原和转介

    任何心理辅导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个体的情绪调整以及认知转变都需要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即使在一个成功的辅导之后,有时为了巩固辅导效果也会对求助者进行回访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