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4期
编号:12055749
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基于“优势”的评价和预防体系(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4期
     (二)预防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缓冲器”

    作为一种“公共心理健康模式”(public health model),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学生群体,它的核心特征在于以预防为重、“防患于未然”。而今,各级学校开展预防工作主要就是开设心理健康课、展示板报或是举行讲座,其内容大多以心理问题作为专题,教给学生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这种聚焦心理问题的预防机制,不仅会使普通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产生误解,错将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视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代名词;更为糟糕的是,它贬低了预防机制的应有功能,教导学生如何避免或解决心理问题并不能够真正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发生。

    发现并发挥学生的积极品质与性格优势,才真正是“抵御心理疾病最有效的缓冲器”(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积极心理学的众多研究表明,某些“性格优势”,比如希望、乐观、自我调控、社交能力、远见前瞻等,能够缓解压力及创伤对于个体的消极影响,从而能够预防心理障碍发生,或是降低其发生的概率。研究者还提出,性格优势作为一种“发展资本”(developmental assets),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比如吸烟、酗酒、暴力行为、焦虑抑郁以及自杀意图等(Scales et al., 2000),更与学生的学业成就、人际和谐、经验开放性、自我同一性以及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感的健全完善有着密切联系(Benson et al., 1998)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