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2009年第4期
编号:12055907
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基于“优势”的评价和预防体系(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2009年第4期
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基于“优势”的评价和预防体系

     〔摘要〕当前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诊断标准和预防机制上都存在着强调心理问题、偏重消极因素的病理倾向。二十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关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幸福体验,它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全新的理念。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建立基于“优势”的评价和预防体系是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一种有益尝试。本文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三方面介绍基于“优势”的评价和预防体系。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性格优势;评价;预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4-004-04

    一、引言

    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至今,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自1999年教育部成立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后,全国绝大部分省、市或地区都相继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指导委员会。新近一项调查(徐美贞,2005)表明,在全国东、中、西部280个区县随机抽取的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中,47.3%的学校开设有心理健康课,52.7%的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室,开课、板报与讲座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主要的三种途径。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中小学校的普遍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内容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实效性。

    然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毕竟起步较晚、经验较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免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理念范式的医学化,诊断标准的消极化,预防机制的失衡化,教育内容的片面性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4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