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科学进展》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607830
客体档案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4月1日 《心理科学进展》 2008年第2期
客体档案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客体档案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摘要:客体档案理论是解释认知过程中如何形成时空表征连续性的重要理论之一。首先,从特征整合论所提出的客体档案概念出发,论述了客体档案模型及其实验依据,在此基础上对涉及客体档案形成、保持与更新的特点所存在的争论进行阐述,之后介绍了由客体档案理论新近发展成的事件档案理论及其依据,最后对目前客体档案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客体档案理论的核心假设和客体档案内部存储的信息类型及其关系等做出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时空连续性,情景表征,客体档案,事件档案。

    分类号:B842.1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世界中,如何将变化着的客体知觉为新客体的出现或原客体的变化,即维持视觉客体表征的连续性是人类和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基本认知能力之一,也是当代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理论上有助于加深对人类知觉、注意和工作记忆等信息加工过程的认识,并且在实践上对计算机视觉和飞行员选拔等应用领域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百拇医药
    1 客体档案概念的提出——来自客体识别的特征整合理论

    在客体识别认知研究中,Tresiman认为,知觉是某种时空条件下对特定客体、状态和事件的暂时表征。知觉带有情景结构的性质,是将一些独立编码的特征通过注意的作用加以整合而构成的。由此提出了特征整合论(Feature Integration Theory,FIT),并对知觉过程进行了详细解释。其出发点是特征分析并区分特征和客体。特征是维量的值,如正方形是图形维量的一个值:客体则是多个维量值的集合,如红色正方形。对特征和客体的加工是在知觉过程的不同阶段完成的。

    如图1所示,第一阶段是不需注意、容量很大的自动加工过程,第二阶段是需要注意参与,容量有限的控制加工过程。几种常见的主要特征由各个不同的特征觉察器进行编码,每个维量不同的值形成不同的特征地图(feature map),如颜色有蓝、红、黄。客体位置的区分由位置地图(master map)直接进行编码,各个特征地图都与其位置地图相联结,通过位置地图可以获取这些特征,但需要注意聚焦在这些特征所在的位置上。注意就像胶水一样把许多特征粘合从而形成暂时的客体表征即客体档案(0biect file,OF)。它包含关于客体所处时间、空间以及特征、联系和名称等信息。这个暂时的客体表征具有情景结构的性质并与长时记忆的范畴信息相联系,从而实现对视觉客体的识别。
, 百拇医药
    2 客体表征连续性的客体档案模型及其实验依据

    客体档案是视觉表征的一个中间水平,它将运动中的客体根据时空特性粘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单一而连续的客体知觉,存贮并更新关于客体特征的信息。客体档案对客体的表征是临时的、片断的,是客体特征参数(包括可见的特征与不可见的特征)以及之前与它相关的历史信息的整合表征。这种心理表征强调客体的时空特征而非客体的某些属性或名称。

    跨越时间和空间情况下如何保持客体表征的连续性可以用客体档案理论来解释。客体表征连续性是通过对时空连续性的追踪过程和检查客体与档案来保持的。通过追踪过程,可以获取先前储存在客体档案中的客体特征并进行检查,比较当前的客体特征与储存在客体档案中的特征。如果两者不一致,就需要更新客体档案以适应客体的变化。因此,只要客体与客体表征的时空对应性不发生改变,客体表征的连续性就得到维持。所以,如果客体在某个合适的时空内,即便客体中途消失一段时间,那么重现后仍然可以被知觉为之前的同一客体,而非另外的新客体。客体档案可以很好地解释“隧道效应”(tunnel effect),即一个红色小球进入一个隧道,如果从隧道另一端出来一个绿色小球,我们仍然把它知觉是刚才的红球,只不过它的颜色变成绿色而已。所以,它在调节我们持续稳定的客体知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 http://www.100md.com
    客体档案的加工操作主要包括3个阶段。首先是对应(correspondence)阶段,它通过判断不同时空上的客体是否具有连续性来确定某个客体是刚出现的新客体还是从之前的一个位置移动来的旧客体。然后是回溯(reviewing)阶段,它提取与这个客体相关的历史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不可见的。最后是建构(impletion)阶段,它利用当前信息和被回溯到的历史信息来形成一种客体动态的知觉现象,比如客体运动、客体的某些属性发生变化等。

    为证明客体档案理论,Kahneman等人采用客体回溯范式(obiect reviewing),设计了一个字母命名任务(如图2所示)。先分别在三角形和正方形框中很快闪现两个字母(预览刺激),之后字母消失,这两个空白框移动到一个新位置(链接刺激),最后在其中一个框中呈现字母(探测刺激),要被试尽可能快地读出这个字母。结果发现,当先前闪现过的字母再次呈现在先前呈现的框中,比如字母P出现在三角形框中(同客体条件)的命名速度比呈现一个新字母快,即客体预览利化效应(Objectspecific previewing benefits,OSPB)。然而,如果先前闪现过的字母再次在另一个框中,比如S出现在三角形框中(不同客体条件),其命名速度与呈现一个新字母比如V(不匹配条件)无显著差异,即不存在跨客体的预览利化效应。同客体预览效应反映了客体表征的连续性,目标字母成为相同客体的一部分,被试在对字母命名时,可以利用客体档案中的信息;而在目标字母成为不同客体的一部分时,必须重新建立客体档案,反应时就会延长。
, 百拇医药
    3 客体档案形成、维持和更新的特点

    3.1 客体档案建构所遵循的原则

    客体档案是否通过传统的格式塔组织原则将预览刺激和链接刺激整合而形成?有研究者改变了链接刺激中客体(比如三角形框或正方形框)的构成方式,发现即使其组织形式违反了格式塔原则如封闭性,同样得到了很大的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这说明格式塔原则可能并不是建构客体档案的一般原则。由此有研究者提出了时空客体的概念,多个具有相同时空属性的格式塔客体被整合于同一时空客体。而且,基于客体的选择性注意与工作记忆所加工的是格式塔客体,而OSPB效应所基于的则是时空客体。在对目标进行追踪中,视觉系统编码加工的是目标运动方向和轨迹等时空属性信息,而颜色、形状等表面特征信息则被忽视。

    3.2 客体档案中保存的信息类型

    Kahneman等人最初认为,客体档案包含用来定义和描述一个被知觉到的特定客体的所有信息,包括位置、特征和语义信息。

    但在Herdson的研究中,改变预览刺激和探测刺激中字母的书写方式(即预览阶段为大写而探测阶段为小写),仍得到了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这说明低水平的物理形式上的特征信息可能并没有包含在客体档案中,否则不会出现OSPB。Rordon和Irwin, 百拇医药(蒋怀滨)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