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5677
跨通道注意转移研究述评(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1期
     2.跨通道注意转移的理论解释

    目前对空间注意的跨通道转移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通道特异注意资源说,通道上系统说,分离一联系假说和相互作用说。

    通道特异性注意资源说(modality-specific attentional resources account)认为大脑中的视觉、听觉和触觉注意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人们能将他们的视觉注意转到某个位置上,同时也能将听觉或触觉注意转到其他位置上,各个通道间独立进行表征(Spence,2010;Woods,Alho,&Algazi,1992)(如图1所示)。Woods等(1992)的研究发现,跨通道注意信息的加工有特定的皮层区域,当注意视觉通道,跨通道信息的加工主要影响顶叶,而当注意听觉通道,跨通道信息主要影响额中央区。

    根据通道上系统说(supramodal attentional systern)的观点,跨通道注意的转移受到一个共同的多重感觉表征的注意机制的调节(Eimer&vanVelzen,2002;Farah,Wong,Monheit,&Mo~ow,1989;McDonald,et al,2001;Wright&Ward,2008)(如图2所示)。根据这一观点,某一通道的线索激活了多重感觉表征,引发了通道上某空间位置注意通道的开启,如果另一个通道的目标刺激也出现在相同的空问位置上,则注意通道已经做好了准备,目标刺激能够立即进行注意加工,其加工速度要比没有线索的情况下要快。并且通道上系统在空间上分配注意,而不管注意的是哪个通道。

    分离联系说(separate-but-linked)认为视觉、听觉和触觉问注意转移的过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不同通道的注意系统可能是分离的,但这些通道问又存在一种联系,有一个既分离又联合的加工机制来调节不同通道间的注意转移(Eimer&SchrSger,1998;McDonald&Ward,2000;Spence&Driver,1996)(如图3所示)。有研究发现,对于听觉目标,当注意通道为听觉时,其空间注意效应显著,表现为有效trial引发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成分大于无效trial,当注意通道为视觉时,其空间注意效应不显著。而对于视觉目标,当注意通道为听觉和注意通道为视觉时,空间注意效应都显著,即有效trial的ERPs显著大于无效trial(Eimer&Schrsger,1998)。如果注意转移是通道上系统控制,则不同通道间的空间效应应该是相同的,不论当前通道是否相关,而根据分离联系说的观点,则不同通道间的空间效应是不对称的(Eimer&van Velzen,2002)。

    相互作用说(interaetivity thesis)认为在空间注意控制中,通道上系统和通道特异系统相互作用(BaneIjee,Snyder,Molholm,&Foxe,201l;Fscker,H~tting,Gondan,&RSder,2010;Santangelo,Fagioli,&Macaluso,2010;Sosa,Teder-Salejarvi,&McCourt,2010;Spence,2010)(如图4)。在Bane巧ee等(2011)的研究中,让被试先完成听觉空间任务,再完成视觉空间任务,考察被试的振荡al—pha波(8-15Hz),结果发现在听觉空间任务和视觉空间任务中都出现了顶枕Mpha波,支持通道上说。但是在较晚的时间窗口内,两任务的alpha波的地形图有差异,表明通道特异机制的作用。因此研究者认为在空间注意控制中,通道上系统和通道特异系统交互发挥作用。

    3.跨通道注意转移的影响因素

    3.1对线索的注意程度

    在一般的线索一目标任务中,线索对目标有提示作用,并且在实验前都会告知被试应认真注意线索信息。而当告知被试当线索和目标没有任何关系时,被试不关注线索信息,则线索对目标的影响会因线索与目标间隔时间长短(stimulus onset asynchrony,SOA)的不同而不同。在视觉-听觉注意转移中,有研究采用线索-目标任务,但告知被试线索与目标没有任何关系,以降低对目标的预期性,结果发现在SOA为150ms时出现了线索通道效应(当线索和目标在同一通道呈现时反应加快),在SOA为600ms时没有出现线索通道效应,而在SOA为1000ms时,出现了类似返回抑制效应,表明在短时间内无关线索的通道信息会自动捕获个体的注意(Turatto,Galfano,&Umilta,2002)。在另一项听觉一触觉注意转移研究中,当SOA为150ms和600ms时,也出现了线索通道效应,而在SOA为1000ms时,没有出现线索通道效应(Turatto,Gafano,Bridgeman,&Umilta,2004)。有研究让被试对线索中的“gap”线索(即触觉刺激或视觉刺激中有停顿)作反应,增强被试对线索的关注,结果发现对同通道目标的反应反而慢于跨通道目标,这可能是因为“gap”线索和任务无关,被试对任务无关刺激作反应反而分散了对目标的注意使得线索的通道信息没有促进作用(Miles et al,2011)。这些研究表明被试对线索的注意程度可以通过指导语进行控制,并且SOA也会和线索的注意程度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影响跨通道注意转移。

    3.2年龄因素

    有研究探讨了年轻人和老年人在持续的视觉和听觉选择性注意以及跨通道注意中的差异,任务采用提示通道任务,即根据线索保持注意在某一通道或者转移注意到另一通道,结果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成绩没有差异,而脑区的激活程度有差异,在集中注意和转移注意的条件下,老年人的双侧额叶和顶叶激活程度显著增大,表明即使在集中注意的条件下,老年人仍然会将注意转移到不需注意的信息,从而使得与注意控制相关的脑区激活程度增加(Townsend et al,2006)。另一项研究也发现,在线索一目标任务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的跨通道注意加工的表现一样好(Hugenschmidt et al,2009)。这些研究说明在行为表现上,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跨通道注意加工上或许没有年龄差异,而在脑区激活状态上可能存在差异。关于年龄对注意转移的影响尚需要更多的研究。 (陈雪莹 吕勇)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