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4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73997
从态度改变视角看锚定效应心理机制(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第1期
     摘要 随着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对不充分调整和选择通达两种解释机制的整合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态度改变理论则为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者从精细加工可能模型出发,提出高精细加工锚定效应和低精细加工锚定效应的划分,阐释了两种锚定效应的心理加工过程及相互关系。对极端锚值作用和锚定效应强度与持久性的考察等,也深化了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的解释内涵。未来从态度改变视角对锚定效应的研究应突破锚定效应的标准范式,进一步探讨其加工过程,并考察与真实社会情景联系的调节变量及锚定效应对非即时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 锚定效应,态度改变理论,高精细加工锚定效应,低精细加工锚定效应。

    分类号 B848.3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在不确定问题情境下,人们面对数值估计任务,往往会受到先前呈现的数字信息的影响,导致判断和决策结果偏向初始信息即锚,而产生判断偏差的现象。从一般性知识问题到谈判协商等研究都表明锚定效应在人们的决策过程中有着广泛而难以消除的影响(Furnham&Boo,2011)。尽管锚定效应在人们进行复杂的决策任务时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Shah&Oppenheimer,2008),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它会给人们的决策带来负面影响(李斌等,2010)。由于锚定效应易出现却不易解释和消除,对锚定效应深层心理机制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

    近二十多年来,对于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的解释,先后从有限理性观、社会认知观点、双加工理论等多个视角进行了探讨,提出和检验了多种心理机制的模型或观点。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为Tversky和Kahneman(1974)提出的不充分调整机制以及Strack和Mussweiler(1997)提出的选择通达模型。近年来,随着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不充分调整与选择通达两种机制的关系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一些研究者尝试着从不同视角整合两种机制,其中态度改变理论为锚定效应心理机制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1.态度改变研究视角的提出

    早期关于锚定效应机制的解释中,不充分调整理论从有限理性观出发,认为锚定效应是启发式策略的一种具体形式。问题中出现的数值激活了决策者的内部锚,而对决策值进行估计需依赖对锚值的调整,由于这种调整遵循了“满意”原则,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便导致估计值接近锚值(Tversky&Kahneman,1974)。一些研究认为调整不充分的原因可能源于目标值的不确定性,也有观点认为是认知资源的缺乏导致了调整不充分(Kruger,1999)。Epley和Gilovich(2006)的实验证明不充分调整机制主要适用于解释内部锚效应。选择通达模型从社会判断的选择通达理论出发,对外部锚效应心理机制予以解释,认为将决策值与锚值比较时,启动了锚值接近目标值的正性假设检验,与锚值相一致的信息的过度通达,导致决策值向锚值同化(Strack&Mussweiler,1997)。Epley等人(2005)进一步提出的锚定效应双重心理过程观点认为锚定判断中存在两个心理加工过程,一个受到意识努力程度的控制,即基于内锚问题决策的调整过程;另一个是自动化、无需意识努力的外锚问题决策的通达过程。两个加工系统在不同问题情境下分别启动两种机制。针对上述观点,近期有研究者(Simmons,2010)认为双加工系统不是一个必然分开的过程,应整合在一起对锚定效应进行解释,而决策者对调整方向的确定性是决定启动调整还是通达机制的因素。也有研究者通过考察客观内部锚和外部锚同时存在条件下的锚定效应特征与机制,试图整合通达与调整两种解释(李斌,徐富明,张军伟等,2012)。

    在探讨两种机制整合的过程中,能提供较为系统、完整视角的当属态度改变理论。在态度改变理论的精细加工模型观点指导下,不同类型的锚定问题决策都能在一个整体框架下找到相应的解释机制(Wegener et al.,2001,2010a),同时态度改变理论视角还关注了影响锚定效应的社会环境因素,以及锚定效应对人们态度和行为的作用机制,增强了研究的生态效应。态度改变理论视角为锚定效应的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Epley&Gilovich,2010)。

    2.态度改变视角下锚定效应的心理机制

    在心理学研究中,判断与决策(Judgment andDecision Making,JDM)、态度与说服(Attitude and Persuasion,A&P)两大领域各有不同的理论和研究范式。然而这两者并非毫无交集,不管是判断决策领域还是态度说服领域,都研究人们如何做出特定的选择以及选择过程中的“非理性”现象。标准范式下的锚定判断,十分类似于一个说服情境:锚值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信息呈现,进而影响人们的思考,使人们产生相应的观点或态度改变(Wenger et al,2001)。因此将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融合将有助于研究者对某些心理机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2.1高/低精细加工锚定效应的划分

    态度改变理论中的精细加工可能模型(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ELM)由Petty等人(1986)提出。

    该模型认为特定的说服信息可以通过边缘路径和中枢路径两种途径促使人们态度发生变化。当卷入水平高时,个体有动机和能力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主动细致的加工和深入的思考,理性判断的水平也提升。这时个体通过中枢路径接收信息,该过程是一个深思的加工过程(thoughtful processes)。当卷入水平低时,个体启用边缘路径接收信息,更多地对信息的情感体验等线索做出直接反映,这是一个非深思的加工过程(non-thoughtful processes)。从结果上来看,特定信息通过两种途径都能促使态度的改变,但其中的作用机制却并不相同。与此相似,从精细加工的角度看锚定效应可推知初始的锚值也可能在决策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锚定效应的出现有时是对锚值进行高精细加工的结果,而有时则是对其进行低精细加工的结果(Blankenship et al,2008)。 (陈世平 刘畅 王晓庄)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