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与行为研究》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561583
不同提取条件下中性抽象名词的自我选择权效应(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日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5年第1期
     3.3 设计与程序

    实验二使用了Cloutier与Macrae等人(2008)的研究范式。实验为单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自变量为选择(自我选择和他人选择),因变量为被试在不同选择条件下抽象名词回忆的数量。为了探索纯粹的选择权效应,实验过程中被试不是选择实际的刺激,而且通过选择数字卡片来完成“我选择”和“他选择”的过程。实验包含的三个阶段(同实验一)。在加工阶段,两名被试同时坐在摆有32张卡片的桌子前,实验者站在桌子对面。实验任务是让两名被试轮流从32张反扣的卡片中任意选择一张卡片递给实验者,实验者根据卡片背后标的数字大声读出对应的抽象名词(卡片上的数字被试是看不到的),因此每个抽象名词引发的只是一次口头加工的过程(实验整个为同一名实验者)。待所有的词卡选择完后.两名被试将被带到两个不同的房间进行3分钟的分心任务,分心任务要求被试写出尽可能多的中国的省及对应的省会(如,山东一济南)。接下来是4分钟的自由回忆,要求被试尽可能多地写出刚才在加工阶段出现的所有抽象名词(包括自我拥有和他人拥有的)。

    3.4 结果与讨论

    将32名被试自由回忆的分数按照实验一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了自我选择和他人选择的抽象名词数量,结果表明选择权引发了一个显著的主效应(见图3),t(31)=10.15, p<0.001, Cohen's d=2.73。这一结果表明相对于他人选择的抽象名词(M=1.75, SD=0.72),被试更容易记住自己选择的抽象名词(M=4.16,SD=1.02)。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是选择权效应可以在自由回忆条件下的抽象环境中产生,结果验证并拓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Takahashi,1991; Mather&Johnson,2000; Mather, Shafir,&Johnson,2000,2003)假词在自由回忆条件下没有表现出自我选择权效应。

    4 总讨论

    当前研究是基于前人关于假词的选择权效应研究,探索抽象名词在再认(实验一)和自由回忆(实验二)条件下的自我选择权效应。结果表明无论是再认测试还是自由回忆条件,被试对自我选择的抽象名词的再认和记忆都显著高于迫选和他人选择条件下的记忆。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证明了在抽象名词水平上可以产生自我选择权效应。

    当前关于自我选择权效应解释的理论繁多,最早由Takahashi (1991)提出的元记忆假设(Themetamemory hypothesis)认为,被试在选择的过程中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并容易记住的项目引起了随后的记忆优势,此假设可以解释实验一的结果,被试可以在自我选择的条件下选择自己更喜欢并倾向于容易记住的抽象名词,但无法解释实验二中被试通过选择词卡完成选择的过程,实验中被试没有接触到刺激,并且每个被试一次只选择一个反扣的数字卡片,因此元记忆假设理论不能解释当前的结果。进而,在推翻元记忆假设的基础上.Soraci等( 1994)和Hirano,Ukita (2003)分别提出了多线索假设(The multiple-cue hypothesis)和连接加工假设(Connective processing)。根据多线索假设理论,自我选择权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选择时不但激活了选择了的项目,未选择的项目相比迫选条件下也得到了部分激活,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中选择时需要进行各选项之间的比较,引发了多重线索的激活。但实验二中并不存在比较的加工过程,被试只是获得一次口头报告的加工。而连接加工假设强调了在选择过程中建立的不同选项之间的关系,对学习阶段呈现的项目的组织加工易化了随后的记忆提取。此二理论也不能解释实验二中选择单个数字卡片时产生的记忆优势效应。此外,Toyota等人(2007)提出了整合加工(Integration processing)的假说,只要被试在选择加工时有一个明确的选择标准,选择的项目就容易整合到了自我的认知结构中,产生随后的记忆优势(Toyota,2013)。没有选择的词汇回忆率低,是因为未选择的项目没有整合到认知结构中(Craik&Tulving,1975)。然而当前研究采用的中性抽象名词是经过偏好度、熟悉度、具体度、意义度和词性等五个方面评定的,词与词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而且实验二中被试的选择过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选择标准的问题,因此整合理论也不适合解释当前的结果。综合以上理论的解释,本文认为动机假设理论(The m,otivationhypothesis; Monty, Perlmuter, Libon, & Bennet,1982; Monty, Rosenberger,&Perlmuter, 1973) 可能更好地解释当前的选择权效应。此假设认为被试在选择条件下有控制了环境的感觉并且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选择他们的物品( Monty,Geller,Savage,&Perlmuter,1979)。实验一中,自我选择权效应未能在迫选的条件下产生,是因为在迫选的加工过程中由于选择的词汇是指定的,被试不存在选择的动机。而在自我选择的条件下,选择的动机提高了被试注意资源的投入导致了更深层的自我卷入(Self-involvement),同时,被试必须提取自传体中的信息进行选择,也导致自我参照的加工。因此,对自我选择词汇的深层知觉加工诱发了随后的记忆优势( Brownstein,2003; Jonas,Schulz -Hardt,Frey,&Thelen,2001)。实验二中,成对被试轮流在32张卡片中随机选择,被试的选择动机提高了兴趣,增加了注意资源的投入。同时,由于自我提高偏向( Beggan,1992)的影响,被试总相信自己的选择相比他人的选择是更好的。因此,选择的过程提高了被试的动机,在随后的再认测验和自由回忆里表现出对目标项目记忆的更多更准确,产生了自我选择权效应。

    5 结论

    虽然前人使用假词在自由回忆的条件下未得出自我选择权效应,但当前的研究采用中性抽象名词作为实验材料,在再认和自由回忆条件下都表现出了自我选择权效应。人们对自己选择的项目表现出显著的记忆优势和偏好。选择的过程提高了动机和责任感,引发认知资源的投入和深层次的自我卷入。当前的研究结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活中应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仅仅是给予。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业与事业的选择,不但要给予孩子发展的机会更要给予选择的机会。 (周爱保 任德云 夏瑞雪 李世峰 徐科朋 李明娟)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