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498312
量子共振检测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8期
量子共振检测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临床研究

     孙淑梅 陈清启 张雪娟

    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副反应、毒性反应。方法选择100例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稳心颗粒组50例)与对照组(心律平组50例),共治疗4周。在每例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用量子共振检测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抗心律失常作用、毒性作用,评价其治疗室性早搏的净效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94%,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副反应,对照组副反应明显。结论稳心颗粒对三类室性早搏(良性室性早搏、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搏)均有效,且较安全,而心律平只能短时间应用于良性室性早搏治疗中。

    关键词:良性早搏;量子共振;稳心颗粒,普罗帕酮

    中图分类号:R541.7 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8-0681-02

    室性早搏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目前治疗室性早搏的西药有普罗帕酮(心律平)、胺碘酮、美西律(慢心律)等,虽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且本身也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而中药稳心颗粒则摒弃了致心律失常的缺点,且毒副反应小。本研究用人体细胞微磁场量子共振测定技术和临床观察对比研究,对稳心颗粒和心律平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毒副反应、致心律失常作用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择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青岛太慈医院、莱西市中心医院门诊和心脏内科住院病人。纳人标准;成年人动态心电图证实室性早搏>30/h;同时伴有与室性早搏相关的心悸等症状;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排除标准:室性早搏不多且无明显症状者;有明确诱因如疲劳、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酗酒等的室性早搏;心室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病人均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共4周;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每次150mg,每日3次,共用4周。

    1.3 观察方法对每一例人选病人在用药前,用量子共振技术检测免疫功能、心脏、肝脏、肝功能、肺脏、肾脏、肾功能、大脑、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等。在治疗开始时及治疗结束时再次测定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并进行效价检测。采用心脏听诊、描记心电图、用药前后各行1次同步十二导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查,用药期间每两天进行1次心电图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局医政司胸痹急症协作组制定的《心律失常诊疗范围》及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所定标准。并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4.1 临床症状疗效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2 Holter疗效显效:室性早搏消失或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室性早搏的疗效比较以24h Holter为标准,两组病人治疗前室性早搏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病人室性早搏数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9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相应药物治疗后室性早搏数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P

    2.2 两组治疗后症状的改善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80%(P

    2.3 两组治疗4周后量子共振测定结果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观察发现,稳心颗粒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而心律平对免疫功能有轻度的减低作用,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表4。

    2.4 毒副反应治疗组发生轻度眩晕1例,胃肠道反应2例;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3例,心动过缓2例,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Lown的分级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少学者提出新的分类方法将室性早搏分为三大类:良性室性早搏、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搏。

    心律平是治疗室性早搏的常用药物,由于心脏负性肌力和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明显限制了其使用,尤其是使用大剂量心律乎抗心律失常时,更易引起心律失常,偶尔可致严重甚至致死性心律失常。在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病人中,心律平应视为禁忌。

    稳心颗粒是中国中医研究院在承担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过程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国家级中成药,经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验证,对心律失常临床症候的总有效率达97.84%,心电图总有效率达84.62%,其主要成分为党参、黄精、甘松、三七、琥珀等。其中党参甘平入脾经,功同人参能补中益气,安神止惊,而其药力较人参为柔和,润而不燥,防止血栓形成;黄精甘平,补脾气而滋心阴,辅助党参,益气生血,具有抗动脉硬化,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三七甘而微苦性温,行瘀止血定痛,且兼有补益之力,能够增加心脏血流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改善微循环;琥珀甘平,活血化瘀兼平肝安神,具有镇静、安神、利尿、活血作用;甘松甘温,开郁散滞,能舒理肝脾之气,气行则血行,含缬草酮,具有膜稳定作用,它能够延长动作电位,打断折返激动,从而达到治疗室性早搏的目的。动物实验表明:对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治疗作用,能使心律失常开始的时间延迟,使心律失常持续时I可缩短;具有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排血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功能的作用;能降低全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对瘀血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为:甘松提取物对Ik和Ito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小心肌细胞跨膜复极离散度,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亦可能是通过抑制L-型Ca2通道而抑制后除极引起的触发活动而抗心律失常。

    量子共振检测是近年来各国争相研发的一项高新技术。它是量子理论与中医经络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可以快速准确地捕捉人体微弱磁场变化,与储存在仪器内的受检代码的磁场比较,相同磁波发生共振,产生共鸣音,给出量化值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其临床应用广泛,如疾病检测、筛选亚健康状态、疾病分类、药物疗效、药物筛选等,具有独特的前膳性意义。

    本研究首先用量子共振检测对稳心颗粒和心律平的抗心律失常的效价及对人体免疫功能、心脏、肾脏、肝脏、脑的影响指数进行检测。其结果证实稳心颗粒和心律平的抗心律失常及治疗室性早搏的作用相当,稳心颗粒对心脏、肾脏、肝脏、脑的影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对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指数从14增强到15)。而心律平对免疫功能有降低作用(指数从14降低到12-13),同时对心脏、肾脏、肝脏、脑均有一定影响。对心脏的负性肌力和致心律失常作用明显。

    经临床对比研究证实,稳心颗粒对各种室性早搏均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2%。心律平只能短时间应用于良性室性早搏治疗中,对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搏应限制使用。因此,稳心颗粒是三类室性早搏的首选药物,可长期服用。由于心律平可能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对肝脏、肾脏有一定的副反应,尤其心脏负性肌力和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建议在良性室性早搏治疗中,只能短时间应用;对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搏应限制心律平的使用。

    (本文编辑 王雅洁), http://www.100md.com(孙淑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