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7年第12期
编号:11532308
破译《诗经》中婚姻、情爱男女两性诗的密码(二)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12期
     《诗经》时代去古未远,所有这些观念在《诗经》中都留有遗痕。

    所谓“观念”,就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性观念就是有关性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古人的思维是很直接的,往往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因此,外物的特征就又是人们观念的表现。闻一多先生有一篇《说鱼》的文章,鱼的外形像女阴,鱼的繁殖能力很强,这就寄寓着女阴崇拜和生殖崇拜的观念。在半坡先民的祭坛上摆放有九组鱼的彩陶盆,这是先民实行生殖崇拜的物证,在《诗经·周颂·潜》中,周人用鳇鱼、鲟鱼、白条鱼、黄颊鱼、鮎鱼、鲤鱼来祭祖,这是先民实行生殖崇拜的诗证。还有蛙、螽斯以及花草树木的果实种子如芣苡、桃李、蘩、蘋、藻、蓷等都寄寓着生殖崇拜的观念。原野、土地、河流、涵洞、花草等低下阴柔之物都寄寓着女性女阴崇拜的观念,山丘、亭台、玉石、龟鸟等高大阳刚之物寄寓着男性和男根崇拜的观念。藤缠树,树缠藤、鸟啄鱼、山和水、丘与隰、风雨、云水、伐薪、束楚、折杞、折檀、饮食、食、施、尸、乐饥等寄寓着婚姻、恋爱、性交崇拜的观念。

, http://www.100md.com     3.3兴,就是《诗经》中表现男女两性关系的密码

    那么,《诗经》的作者们是如何表现这些性观念的呢?

    那就是用《诗经》写作方法“赋比兴”的“兴”。

    何谓兴?一般都说是诗篇各章的开头用语,宋儒朱熹说:“兴者,先言它物而引起所咏之词也。”但这只是讲了个表达方法、顺序的表面现象,没有揭示其实质。

    闻一多先生在《说鱼》一文中指出,兴是隐语,又曰廋语。隐语也就是隐喻,但跟比喻不同。喻是明白,比喻是把人们不明白的事情打一个比方,从而使人们明白。隐是藏,是把人们都明白的事情故意不直接说出来,而藏在另一事物中,如果直接说出来就索然无味了,而不直接说出,则显得含蓄、幽默、饶有风趣,耐人寻味。这是《诗经》作者们在文学创作方法上留下的宝贵的财富。

    兴,就是《诗经》表现婚姻、情爱、男女两性关系的密码。
, 百拇医药
    如何破解这个密码呢?闻一多先生指出《诗经》中的“兴”就如《易经》中的“象”。象,是象征的意思。揭示出所言事物的象征意义,则密码就破解开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是鸟,是男根、男子的象征,它在河边的沙洲上干什么呢?在找鱼。鱼是女性的象征,鸟啄鱼,即象征君子在求淑女(在很多出土文物中都有鸟啄鱼的绘画)。这样,诗的主题方向就确定下来了,《关雎》就是一首求偶、恋爱、结婚的爱情诗。再如《邶风·新台》:“新台有泚,河水弥弥”。这两句是“兴”。台是四方而高的建筑物,是男子的象征,河水是女子的象征,并立在一起,是婚姻的象征。这样,诗的主题方向也就定下来了。谁跟谁的婚姻,看下面的内容就知,跟《毛诗序》所讲的卫宣公霸媳为妻之事毫无关系。至于《汝坟》中“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那也是“兴”,诗中女子并非真的沿着汝水岸向前跑,并非真的在砍伐什么枝条,她是在家里独守空房,因为汝水岸边和溱洧河畔,都是男女寻爱的场所,伐其条枚跟“束楚”、“束薪”同义,亦皆求偶之义,这里都是象征女子在思念她的丈夫。

    总之,“兴”,就是《诗经》中男女两性诗的密码,用性观念揭示其象征意义,则诗篇的主题方向即可确定,诗篇的内容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毛诗序》及古今学者的谬解也就不攻自破了。例如:
, 百拇医药
    《小雅·菁菁者莪》。

    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最早献给教师的颂歌,其源盖出于汉儒。《毛诗序》曰:

    《菁菁者莪》,乐育才也。君子长育人材,则天下喜乐之矣。”

    原来这育材的教师就是人君,就是帝王。齐鲁韩三家无异议。《笺》云:“‘乐育材’者,歌乐人“君,教学国人,秀士、选士、俊士、造士、进士,养之以渐至于官之。”今人也有人说:“古代大学杜辟雍,辟雍之地四面环水,此诗言‘中阿’、‘中沚’、‘中陵’,即水中高地,应是周天子在辟雍接见学子时的乐歌。”我们仔细读读看,是这个意思吗?

    菁菁者莪,在彼中阿。

    既见君子,乐且有仪。

    菁菁者莪,在彼中沚。
, 百拇医药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

    菁菁者莪,在彼中陵。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泛泛杨舟,载沉载浮。

    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诗中的莪是植物名,一名萝蒿、蒌蒿,又名抱娘蒿,在古人的观念中是女性的象征,阿、沚、陵,是山丘和水中沙洲,是男性的象征。莪在山陵中,则是象征婚姻的廋语。弄明这一点,则诗篇的主题方向就确定下来了。君子指丈夫,此指未婚夫。不是指帝王,再说帝王给一个学生五百个钱贝干什么?是奖励吗?岂不太小气了?只有未婚夫给未婚妻钱才在情理之中。仪,是偶字的双声通假,即配偶之义,而古今言《诗》者都误训为“威仪”。原来这首诗是写一个女子与其未婚夫分别后担心被抛弃,而这次来见他,知他依然是她的配偶,而且还给她钱,所以她特别高兴,就写下了这首诗。译成今语读一下:
, 百拇医药
    茂盛茁壮是蒿莪,在那丘中向阳坡。

    终于见到未婚夫,我心欢乐有佳偶。

    茂盛茁壮是蒿蒌,在那河中小沙洲。

    终于见到未婚夫,我心快乐喜悠悠。

    茂盛茁壮是蒿萝,在那陵中向阳坡。

    终于见到未婚夫,给我钱贝五百多。

    来时摇着杨木船,一沉一浮心晃悠。

    现在见到未婚夫,我心喜悦乐悠悠。

    请问古今的经师硕儒学者们,哪种解说才是这首诗的本事本意呢?

    但是,今天还是有人反对这种“性读”的方法。有人说我自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弗洛伊德主义。还说:“从人的性本能出发来解说《诗经》中描写当时两性事件的有关篇章,也不妨聊备一说。但问题在于:一是不要以为这是唯一正确的方法,而其结论是绝对真理,其他的观点都是‘说谎’。二是不要刻意渲染性本能和性行为。令人遗憾的是这要不得的两点,恰恰贯通于全书。前者表现为唯‘性读’正确的霸气,而后者则于书中俯拾即是。举凡诗中写到山丘、湖泊、雨、露、草、木、鸟兽、虫鱼等,则无不释为男根、女阴的象征、隐喻。甚至像‘黍离之悲’一类,已通行两千多年的典故、成语,也被‘本能’、‘性欲’彻底颠覆了。”
, 百拇医药
    所谓“黍离之悲”是指《王风·黍离》这首诗。汉儒、历代经生家及当今学者都认为是哀悼西周灭亡的诗。我们不妨就来读读它: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分三章。二章、三章除将“彼稷之苗”依次换为“彼稷之穂”、“彼稷之实”,将“中心摇摇”换为“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外,其余文字完全相同。

    王,是王畿的意思,即洛邑及周围地区。东周已经和诸侯相似了,所以迁居洛邑王城的诗称王风,东周已经没有《雅》诗了。

    《毛诗序》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 百拇医药
    这就是千古以来说《黍离》是悼亡诗的来由。

    但这里面全是谎话,没有一句是真话。

    第一,当时的战争是楚国的侵扰,是在南方,即使这个行役的士兵是东周大夫,他也只能往南走,而绝不会往西到镐京去。

    第二,黍稷是庄稼,不是乱草蓬蒿。离离,是庄稼生长茂盛的样子。这怎么是衰亡的景象呢?没有一点悼亡的色调。

    第三,黍稷的生长,从长苗,到抽穗,到结实,需要一个很长过程,怎么是“彷徨不忍离去”的一会儿时间呢?

    所以,《毛诗序》完全是一派谎言。

    黍稷是生殖崇拜的象征,也是女子的象征。诗人服役在外,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黍稷长苗到抽穗,到结实,且年复一年,因而触景生情,勾起了他别妻离家的痛苦,思念益深,且有思有怨。这才是诗的本意。现今译于下,看看这种征夫思妻情感表现:, 百拇医药(宋书功)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