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性科学》 > 2008年第1期
编号:11568198
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现象(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月1日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1期
     【摘 要】青春期中青少年是处于心理冲突中还是可以平稳度过,一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讨论的焦点。本文运用“推拉理论”揭示了青春期中青少年性行为何以发生、又何以约束的本质,并通过15年来对大城市青少年的性意识和性行为变化的跟踪发现:(1)“环境变量”是健康的,性教育开展本身将有利于绝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安稳地度过青春期,而不是相反。(2)城市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现象,即一方面对青少年(中学生)性行为存在“高估”偏向,另一方面却对大学生性行为存在“低估”倾向。

    【关键词】 青春期; 青少年性行为;“滞后释放”

    1青少年能否安然度过青春期之不同观点

    国际学术界将“青少年”分别以如下几个术语区分:Adolescence(狭义的青少年)是指10~18岁年龄段的人;Young adult是指15~24岁年龄段的人;Young people (or youth)(广义的青少年)是指10~24岁年龄段的人。在中国通常将14岁以下称之为“儿童”;将14~24岁年龄段的人称之为“青少年”;而将18岁以下统称为“未成年人”。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指“狭义的青少年”,即10~18岁这一年龄段,而集中研究处于青春期在校的初高中学生。

    关于青春期,目前世界各国尚无一致的定论。有人认为,青春期即青少年期的开始阶段(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文持此说),青春期指的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身心各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尽管青春期和青少年期在内容上、年龄上有某些重叠,但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青春期的起止年龄一般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其年龄的上下限,均早于青少年期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