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编号:13471388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社区疗效观察及处理策略(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7月1日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7
     【摘 要】目的 观察在常规传统三联疗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其是目前已知同类药物中生物利用度、组织亲和力最强的,洋地黄制剂—地高辛,利尿剂—氢氯塞嗪、螺内酯、呋噻米)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3年来35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于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从1.25mg/次,每天1次开始,如无不良反应,1-2周后逐步增加剂量至5mg/次,每天1次,疗程12周(考虑到我院患者多为老年,基础状况较差,用药安全,不使用5mgbid所能推荐的最大量)。结果 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74.9%,患者心衰表现得到进一步控制,病情逐趋向平稳,心脏生物学性能改善,患者运动耐力增强,生存质量提高。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常规传统三联疗法基础上治疗慢性心衰疗效确切,是有益的且发挥效益较大。

    【关键字】:常规传统三联疗法 比索洛尔 慢性心衰 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R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1

    医学的发展,研究发现,心力衰竭发生主要和关键是心肌重塑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由此,使人们对心衰发生的认识已由起初的单纯的心肌收缩力的下降,心脏负荷过重,转变为主要和关键是心肌重塑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因而其治疗模式也由传统的血流动力学模式转移到神经内分泌的调控模式。所以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因应得到空前的关注和应用,并在先前的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三大临床试验中也得到了有力验证,其中一项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MERIT-HF)应用美托洛尔治疗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与对照组相比,其结果证实患者不仅可以耐受用药,还可明显提高运动耐力,降低死亡率[1]。理论和实践都有力证实了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功能不全中的作用,遂将其列入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并经循证医学(EBM)所指南而推广(I类A级)

    然而在基层医院非心血管专业低年资全科医生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衰实际应用率还是较低,对于其在治疗心衰過程中出现在负性作用的认别与处理也是掌握不多。基于我院老年患者长期住院,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较多,诊断在二三级医院明确,治疗也得到有效规范。两者又是心衰主要病因,这类患者发生甚至必然心衰几率增高。基层医院医生更应对其运用掌握和处理。遵循循证医学(EMB)的应用指南、分享医学发展成果,回顾分析我院三年来35例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传统的治疗基础上应用比索洛尔治疗的疗效。并与广大基层同行共同学习借鉴探讨。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基层医学文献写作的初衷和动力及一直以来心仪向往追求的目标。同时一直以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高涨,迫切需要科学规范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守门人”角色基层医院全科医生更应对人们的健康和这类疾病及其发生心衰治疗能够更多的掌握和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2018三年间,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护理病人,年龄60-80岁,有心衰临床表现,排除肾、肿瘤、肝硬化、糖尿病等基础疾患,同时心率小于60次/分,血压小于100/60mmHg,有较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根据上述标准,筛选35例患有CHF的。按NYHA分级均为Ⅲ-Ⅳ级病人,其中心功能Ⅲ级22例,Ⅳ级13例。3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例,年龄60-80岁,平均75岁。心衰病因:冠心病(CHD)1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5例,风心病(RHD)1例。对照16例,年龄60-80岁,平均72岁。心衰病因:CHD8例,DCM3例,HHD4例,RHD1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住院期间,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粘度电解质、心肌酶谱、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BNP等),常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适时吸氧。将合格35例受试者进行实验,在ACEI、地高辛、利尿剂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从1.25mg/次,每天1次开始,如无不良反应,1-2周后逐步增加剂量至5mg/次,每天1次。心功能Ⅳ级患者,先经上述常规方法治疗,待水肿消退,湿性啰音明显减少,血压、心率相对稳定,无需吸氧,4天内不需静脉用药治疗,胸闷心悸气喘等症状明显缓解,临床病情稳定后加用比索洛尔,服药12周后判定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心功能改善Ⅱ级或以上、mg/L在0-100ng|L。进步:心功能改善Ⅰ级,心衰症状及体征减轻、mg/L下降至原水平50%。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Ⅰ级或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mg/L在原基础上无明显下降甚增加。

    显效与进步合并为有效病例,据此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2.1 心功能改善

    心功能改善:患者无气急浮肿,无需吸氧情况下,胸闷心悸表现静息时无,活动后不明显,甚无感觉,精神改观、纳入增强,肺部无明显或无干湿性啰音,下肢无浮肿,心影变得清晰,左室高电压下降、甚恢复正常,ST-T段上移等电位线或仅T波改变、NBP下降改变。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对照组为74.9%,经卡方检验,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心率变化

    治疗组应用比索洛尔12周后静息状态下心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有显著差异,见表2。随着心率减慢,心功能得到改善。

    2.3 血压变化

    治疗组在服用比索洛尔血压有不同程度下降,每次剂量达5mg者下降明显,但均未降至正常值以下。

    B型利钠肽mg/L变化

    mg/L在0-100ng|L,mg/L下降至原水平50%,mg/L在原基础上无明显下降甚增加,上述例数。, http://www.100md.com(骆金旺 杨风英 薛参军)
1 2 3 4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