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糖尿病新世界》 > 2017年第15期
编号:13222916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的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8月1日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第15期
     [摘要] 伴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饮食的要求有所提高,而营养摄入过多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在妊娠期间,因营养摄入过多而导致糖耐量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积极治疗及预防妊娠期糖尿病是降低胎儿畸形率,保障母婴安全的关键,所以需分析其发病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有效的预防及治疗妊娠期糖尿病。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饮食;营养

    [中图分类号] R714.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95-02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不同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是妊娠期常见严重危害母儿健康的并发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产后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生产后存在较高的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大约是正常人的4倍,严重的可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患者可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因血糖较高而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阴道酸碱平衡被打破,失调所致由厌氧菌感染所致阴道炎反复发作,孕妇体重严重超标,该次妊娠并发羊水过多等。

    1 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因素

    根据目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状况分析,导致孕妇患病的最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孕妇年龄,肥胖,家族遗传状况,种族,产科因素。

    1.1 孕妇年龄情况

    对于孕妇来说,年龄是影响其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年龄的孕妇的各项身体指标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防御及内分泌调节机制有下降的可能,患有糖尿病的风险也逐渐增高。在医学上,将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称为高龄产妇,高龄产妇罹患各种妊娠期并发疾病风险较适龄产妇高3倍左右,故高龄产妇是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发人群。超过30岁的孕妇患病率为60%,在孕妇妊娠24周后发病出现递减趋势,约占40%。年龄越大的女性,怀孕期间的风险越高,发现其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时机越早。

    1.2 孕妇肥胖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的饮食水平也逐渐提高,而营养摄入过多所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也不容忽视,最直接造成的就是肥胖。肥胖人群极易产生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现象,尤其是孕妇肥胖,缺乏相应的体育锻炼,胰岛素抵抗增强,糖耐量严重减低,最终导致妊娠期糖尿病。肥胖同时与文化经济水平等具有协同作用。一般我国采取计算BMI值及腰髋比(WHR)来评估患者是否肥胖,孕妇的BMI值及WHR值越高,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越高,风险越大。孕妇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摄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孕妇体重过重不但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加,对呼吸、循环也造成相应压力,巨大儿的风险更高,不利于母婴健康安全。

    1.3 家族遗传状况

    糖尿病有家族遗传倾向,患者的糖尿病家族史是导致妊娠期糖尿病最危險的因素。I型糖尿病主要是遗传,2型糖尿病主要和生活方式及遗传有关。同样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中,存在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所占比例较大,是无家族史的患病率的2倍。在亲属之中存在糖尿病者,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对的又提高了1倍之多。所以,家族中存在糖尿病的孕妇更应注意血糖的监控,积极饮食运动控制,防止病情发生发展。

    1.4 孕妇种族的不同

    不同地域存在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习惯,营养摄入比例不同,导致身体情况有所不同。营养状态的异常导致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就和种族密切相关。就目前来看,亚洲人患病率几乎可高于是欧洲白人妇女患病率的8倍之多,其他种族甚至有更多的情况,这与生长地区差异。饮食种族不同的习惯紧密相连,生活习惯的不同可能导致经济文化以及其他方面很多差异,这些不同即导致妊娠期患病的风险几率的很大差异[2]。

    1.5 孕妇的产科因素

    孕妇在妊娠前的产科因素也是影响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孕妇曾经的较多次数的流产史、多次妊娠史、出现过死胎、畸胎、先天畸形发育不良生育史的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所以,针对有以上病史的妊娠孕妇也应重点监测血糖水平,防止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2 妊娠期糖尿病发原因分析

    妊娠期糖尿病最初的筛查是糖耐量筛查,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异常行OGTT检查,目前存在较多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异常,从而进一步做OGTT检查,即糖耐量检查,评估患者机体对于糖的耐受能力。其血糖评定上限为空腹血糖5.1 mmol/L,1 h血糖10.0 mmol/L,2 h血糖8.5mmol/L。有其中1项出现异常即刻诊断为糖耐量异常,2项或2项异常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在妊娠期间,孕早中晚期因不同机制都会影响糖耐量的增减,一般情况下糖耐量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是患者下一次妊娠时有很大的可能再次复发糖尿病[3]。妊娠前身体健康而妊娠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大多在产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糖耐量,但仍存在后期演变为糖尿病的可能。妊娠期糖尿病同2型糖尿病较为相似,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原因过程中,需要重点区分以及二者的相互演变情况。2型糖尿病发病多是患者机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即内分泌代谢紊乱所致,这也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孕妇体内内分泌代谢紊乱

    2.1.1 胰岛增大导致内分泌改变 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体内内分泌的变化较大,主要的特征性表现为胰岛的增大(腺体改变),其机制是胰岛分泌的β细胞增多,孕中期开始分泌增多的胰岛素在血中扩散发挥作用降低血糖,末期达到最大分泌量,因拮抗作用导致α细胞分泌增多,分泌出的胰高血糖素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在第7孕周开始,垂体的体积和重量都有相应的增加,最终体积增加21%~40%,重量将增加1倍,同时增加的还有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素、垂体促乳素、促肾上腺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4]。除以上内分泌改变外,较为突出的改变为甲状腺激素的改变,妊娠期孕妇存在较多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甲状腺呈较为均匀性的变大,激素分泌异常,但正常情况下处于动态平衡状态,部分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妊娠期孕妇的肾上腺却无明显改变,对机体影响不大。, http://www.100md.com(刘丽)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