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37595
做好医学中专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 2007年第8期
     【摘 要】 近年来,生源综合素质的急剧下降等原因,导致卫生职业中等学校现行的教育管理,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现状已明显难以适应发展的实际现状。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班主任实践经验,结合医学类中专的特点,从明确教育使命与培养目标、克服厌学心理和重视心理健康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医学中专班主任工作。

    【关键词】 医学中专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085(2007)05-0549-02

    引言

    近年来,卫生职业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降低,中专生中品行差、学习差、“双差”的学生在增加,更有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是拿着初中毕业证的不合格毕业生。他们大多以消极心态对待学习、生活,其日常表现就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诸多难点问题,加大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难度,困扰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这种现象越发地普遍和严重。不少卫生职业学校都存在维持学校现状的消极心理,有的学校甚至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 http://www.100md.com
    中等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教育的最基层,主要是为社区、农村的医护服务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广大群众有最直接的接触。而中等卫校的学生年龄较小,正处在身心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强,且生源的文化底蕴较为单薄,因此,加强中等卫校的学生教育就有了更加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生源综合素质的急剧下降等原因,导致职业中专学校现行的教育管理,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现状已明显无法适应发展的实际现状。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必须根据学生现状,针对班主任们工作上的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切合实际的、针对性的有效解决策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医学中专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思考。

    1明确中等医学教育的使命与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活动,一定要明确“需要”,即未来社会领域到底要求什么样的职业人才,从而形成价值目标,推动人的活动。长期以来,职业教育遵循知识本位,即在教育中强调传授前人总结的、以书本为载体的知识。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增长和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出现了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导向的能力教育,这也是2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目标定位的价值取向。
, 百拇医药
    当今,我国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由于卫生服务与人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其服务内涵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对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使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有所拓展,要求中等医学教育应结合自身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从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为主转向医学相关领域,即护理、医学技术以及面向社区培养中初级卫生、康复、保健等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因此,中等医学教育应培养既通晓医疗,又懂预防、保健、康复知识,还懂得心理学和人文社会知识的新型医学人才,即所培养的人才不单是一个“合格的”从业者,而应是人文精神与医学精神有机结合与统一的整体,是对社会、对事业、对人生有深刻理解的全面发展的新型职业人才。这种目标定位的转变并非是对能力本位的否定,而是一种超越和扬弃,是医学教育目标价值的与时俱进的追求。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把中等卫校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
, 百拇医药
    1(信息)沟通、交流能力毕业生能够阅读、写作、讲述、倾听,并运用这些能力有效地获得、加工和传递思想和信息,充分、自如地与患者进行交流。

    2批判思维毕业生能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的和紧凑连贯的审视。

    3环境感受能力毕业生能够理解所学专业存在其中的那个社会环境。

    4对美的感受性毕业生将提高对艺术和人类行为的审美感,丰富其自身并应用于所学专业。

    5专业归属感毕业生对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价值水平表现出认同和关心。

    6职业道德(或专业伦理)毕业生理解并接受所学专业的道德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7适应能力毕业生积极参与、适应并促进符合所学专业社会目的和专业作用的那些重要变革。
, 百拇医药
    8领导能力毕业生能够表现出具有成为该专业领域富有成效的一员的能力,以及在专业和社会中承担适当的领导角色的能力。

    9推进专业发展的学术意识毕业生能认识到必须通过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系统、持久的研究,来增加知识并推进专业向前发展。

    10继续学习的愿望毕业生一生都不断地探索和扩展有利于自身、社会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2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专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学生,他们的厌学情绪更大。要消除中专生的厌学情绪,改变中专生厌学现象是一项需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综合工程,它包括社会认识的转变,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各方面的改革及制度的完善,包括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转变,也包括学生个体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人生目标的合理定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丰富成熟等主观改变。现从以下两方面予以说明:
, 百拇医药
    2.1适应社会要求,实现“学有所用”

    优化社会大环境,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端正社会风气,这一方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也是国家长期以来努力的方向。学生除具备天然的“向师性”外,渴望参与社会的热情也较高,渴望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现实社会。中专毕业生其年龄上相当于高中毕业,却要即将踏入社会,其对社会知识的渴求更甚于其他同龄人。社会、学校应扩大教育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在假期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去。如果能与所学专业相挂钩,效果更佳;另一方面,敞开校门,通过聘请有关人士作报告、联谊共建等活动,使部分社会力量能渗透进校园里来,帮助师生建立正确的社会观,了解校园以外真实的社会。所谓“需要就是人才”,对社会的感知和熟悉会使中专生在某一方面调节自己的知识技能的发展方向,既便是出于“为稻梁谋”的考虑,他也会变原来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的行为。

    2.2学校、家庭间的沟通
, 百拇医药
    学校、家庭、社会应紧密配合,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社会的支持、重视及现代社会的学习化、知识化、文明化所形成的良好氛围都会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家长也应提高认识,科学教育子女,关心子女的进步和健康成长。每个学生心理承受外界的刺激或压力都有一定的界限,在此界限内,外界刺激或压力可引起其积极的动机或行为,即期望的正效应;如果刺激或压力超过这一界限,只会引起消极的行为反应。据此,家长须将家庭期望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思维特点、兴趣、特长联系起来,给学生心理上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相互配合,要合拍。中专学校学生来自全省四面八方,且多以农村为主,建立家访制度,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有相当难度。但可以进行重点学生定时联系制度,可以通过电话和信件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双边联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对不同类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

    3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与其它学校相比,医学中专中女生所占比例通常要大许多。而这个年龄段的女生心理变化又非常大,因此必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对明显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谈心开解。
, http://www.100md.com
    3.1教师的良好心理素质的示范

    苏联一位伟大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这就道出了教师“身教”的作用,医校女生这样一个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群体,好奇、模仿是女孩子的一个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她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如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学习并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勇于探索创新;能正视现实,妥善处理问题;客观、恰当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悦纳他人;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等。

    3.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

    学生进入学校后,所学的课程与中学阶段不同,如何学习将成为她们首要学习的一课。教师首先要教会她们学好该科的策略,如听课策略、复习和记忆策略,要善于引导学生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 http://www.100md.com
    3.3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

    根据认知协调理论,如果一个人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会使其行为与其自尊在认知上达到协调,从而鼓励其良好行为,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中,一方面当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以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另一方面,改革评价机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一定要有区别,对那些本来非常努力,但效果不佳者,原则范围内适当降低要求,减低她们的心理压力,当她们有一点点小

    进步时,及时表扬、鼓励,使她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对那些不够努力,但取得好成绩者,适当提高要求,激励她们说如果稍加努力,效果会更好,当她们有所突破时,同样及时给予鼓励,同样及时给予鼓励,使其同样体验成功。

    3.4经常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

    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报告会、座谈会、讨论会,解答学生的心理疑惑,澄清模糊认识,消除焦虑心理。

    参考文献

    [1] 蒋夫尔:“西部地区中职教育缘何滑坡?” 【N】,《中国教育报》,2001年10月5日,第2版

    [2] 徐忠.职业中专班主任工作的难点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5

    [3] 连鸿丹.提高中专学生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探索与实践【D】.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许云蜀.中专生厌学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6, 百拇医药(李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