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医药月刊》 > 2007年第2期
编号:11545636
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的变化及意义(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1日 《医药月刊》 2007年第2期
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的变化及意义
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的变化及意义
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心肌损伤的变化及意义

     [摘 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窒息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相应病理变化与意义。方法 通过对38例窒息足月新生儿分别于日龄1d、8d、28d进行血清、心肌肌酸激酶同I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测定;二维超声心动图(UCG)测定,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F)、右室射血分数(REF)及同步心电图(ECG)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窒息组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比率为57.8%(22/38)。②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CTn-I水平均非常显著地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日龄8d、28d后均显著地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修复能力。③窒息组日龄1d时,轻重窒息组CO、LEF、REF均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重窒息之间比较,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轻、重窒息组CO与REF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与LEF无显著相关性(P>0.05).④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的敏感性为92.1%(35/38),特异性为100%(35/35),血清CTn-I的敏感性为94.7%(36/38),特异性为97.2%(35/36).⑤窒息组日龄1d时,UCG检查的的敏感为92.1%(35/38),特异性为62.9%(22/35);ECG检查的敏感性为63.2%(24/35),特异性为91.7%(22/24).结论①窒息后足月新生儿发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比率为57.8%,表明其心肌损伤发病率较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②窒息后新儿心肌损伤主要累及右心室,且发生于日龄1d~8d内,日龄8d后显著修复,表明新生儿心肌细胞具有良好的再生修复能力。③选择地检测血清CTn-I水平及ECG变化对窒息早期心功能损伤具有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息 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 心肌损伤

    中国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7)2-0028-04

    围产期新生儿窒息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持续的低氧血症导致机体血液循环的改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显著的变化,导致机体各脏器的缺氧缺血;此时最显著的变化是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ATP产生显著缺乏;由于无氧代谢的代偿,造成乳酸积聚,又因窒息所致的呼吸障碍,可致机体多重酸碱紊乱,从而造成细胞膜功能、线粒体、蛋白质及核酸的严重损伤,导致脏器功能的损伤。文献报道,围产期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发病率为20%~51%[1],显然心肌损伤的程度与功能恢复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与预后的关键。现对我院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变化及意义作一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 百拇医药
    窒息组病例38例,时间为2003年2月~2003年12月,我科收住院患儿;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产科分娩的非窒息正常新生儿20例,均为足月儿,两组病例在胎龄、日龄、体重及性别分布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其中重度窒息23例,轻度窒息15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

    1.2 方法

    1.2.1 所有观察病例于日龄1d、8d、28d经股静脉采血送检,检测仪器为日产东芝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肌酸激酶同I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为配套产品,正常足月新生儿及轻度窒息组日龄8d后,部分重度窒息组日龄14d后均经随访检查记录。

    1.2.2 窒息组病例于日龄1d、8d、28d予以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及同步心电图(ECG)检查记录,测定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EF)和右室射血分数(REF)。正常对照组于日龄1d时,检查记录上述各指标。轻度窒息组日龄8d后及部分重度窒息组日龄14d后均经随访检查记录。
, 百拇医药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分析软件处理。

    2 结果

    2.1 组病例血清CK-MB、CTn-I检测结果见表1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1。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较:△P<0.05。

    2.1.1 窒息组血清CK-MB、CTn-I变化的对比分析:

    轻度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CTn-I均显著升高者12例,其中单CK-MB升高者12例,单CTn-I升高者13例;日龄8d时,血清CK-MB、CTn-I均显著升高者2例,其中单CK-MB升高者3例,单CTn-I升高者2例,日龄28d时,血清CK-MB、CTn-I均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重度窒息组日龄1d时,血清CK-MB、CTn-I均显著升高者23例,日龄8d时,血清CK-MB、CTn-I均显著升高者5例,其中单CK-MB升高者7例,单CTn-I升高者5例,日龄28d后,均恢复正常。窒息组血清CK-MB、CTn-I检测之敏感与特异性见表2。

    以上表明:窒息早期,检测血清CTn-I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2.2 息组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检查结果见表3

    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P<0.01。

    与轻度窒息组相比较:△P<0.05。

    2.2.1 心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窒息组心输出量与射血分数之直线回归分析,轻度窒息组日龄1d时,其CO与REF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706、P<0.05),与LEF无显著相关性(r=0.162、P>0.05),重度窒息组于日龄1d,其CO与REF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814、P<0.01),与LEF无显著相关性(r=0.143、P>0.05),日龄8d以后,两组上述关系均无显著关性。
, 百拇医药
    2.2.2 声心动图检查之异常情况:轻度窒息日龄1d时表现为右房室扩大者各3例,右室射血分数下降者8例;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者4例,于日龄8d时,上述异常表现不明显;日龄28d时,亦未见明显异常。重度窒息组日龄1d时表现为右室射血分数下降者23例,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者10例,右房扩大者10例,右室扩大者14例,重度三尖瓣返流者3例;日龄8d时,出现右室射血分数下降者11例,左室射血分数下降2例,右室扩大2例,右房扩大及重度三尖瓣返流消失,日龄28d未发现明显异常。

    2.3 心电图检查结果

    轻度窒息日龄1d时ECG异常7例,日龄8d时ECG异常2例,日龄28d未见明显异常,异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3例次,胸导联T波低平或倒置5例次,二个以上导联ST段移位2例次。重度窒息组日龄1d时ECG异常17例,日龄8d时ECG异常7例,日龄28d时未见明显异常。异常表现有胸导联T波改变12例次,二个以上导联ST段移位5例次,异常Q波4例次,Q-T间期延长5例次,P-R间期延长2例次,窦性心率过缓3例次,窦性心率过速5例次。

    2.4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关系分析

    根据Jedeikin标准[1] ,轻度窒息组日龄1d时,心肌缺血者7例(46.6%),表现为Ⅰ级5例(33.3%),Ⅱ级2例(13.3%);日龄8d时,心肌缺血者1例(6.7%),仅表现为Ⅰ级。重度窒息组日龄1d时,心肌缺血者17例(73.9%),表现为Ⅰ级10例(43.5%),Ⅱ级3例(13.0%),Ⅲ级4例(17.4%),Ⅳ级0例,日龄8d时,心肌缺血者7例(30.3%),表现为Ⅰ级5例(21.7%),Ⅱ级与Ⅲ级各1例(4.3%),日龄28d时恢复正常。, 百拇医药(朱运娥 贺泽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