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健康文摘B版》 > 2007年第8期
编号:11538120
正确看待体检单上的“异常”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日 《中外健康文摘B版》 2007年第8期
     体检之后,许多人发现体检单上的“阳性”记载,以为自己得了什么大病,于是忧心忡忡。有的人乱投医,花去很多钱,最后不了了之。因为体检单上的诊断结果,往往是客观的描述所见,提供给临床医师参考,是否有病,需不需要治疗,都得听临床医师的。在此对受检者最容易疑惑的地方做一简要的提示,仅供参考。

    看不懂的化验单要问医生

    许多医院都添置了检验自动分析仪,检验结果都是一长串没有汉字的报告单,即使有汉字,对于非专业人员也是很难理解的术语。有的项目后边标有正常参考值以及↑↓提示“不正常”,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正常值是27~31Pg ,而测得的数据是26.8,显然只少了0.2,结果出现↓。有没有意义呢?一般来讲所谓的正常值,是根据大多数健康人测得的平均数,不能顾及个别现象,所以你的这项检查很可能就是正常,或许其它因素所致,最好要结合临床,请医师做解答。有的人问,我的检查怎么好几项都不正常呢?除了真的有问题外许多化验结果的得数,是由公式推导出来的,一个不“正常”其它的也就跟着不“正常”。如MCH是↓,那么MCHC也是↓。被检者不必为此担惊受怕,应向医生询问清楚。

    影像学报告不等于疾病诊断

    比如腔隙性脑梗塞或脑萎缩,有相当一部分反映的是正常人随着年龄变化而出现的颅内生理性改变,而非疾病。如果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筛查,可以看到80%的影像中会呈现不同程度“腔梗和脑萎缩”。

    对颈椎病的诊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40岁以上的人进行检查有80%的颈椎X线片上都会显示有骨质增生性改变,在颈椎CT和MRI扫描上,与退行性病变有关的异常发生率更高。现代影像学技术为疾病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但必须承认,影像学诊断与临床诊断是两种不同范畴、不同性质的诊断。要正确对待影像诊断,听临床医师的结论。

    摘自《卫生与生活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