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8年第2期
编号:11582828
学者型院长的“顾客理论”(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第2期
     春节临近,暖阳融融。沐浴在和风中的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敦厚而安详。这所刚于2005年年底举办过“百岁庆典”的综合医院,在今天,依然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成立于1905年,其前身叫“华美医院”;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接管,并最终于1962年被正式定名为“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经过百年历史的积淀,如今,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已经形成了泌尿、血液、神经内科、肿瘤等一批重点专科。

    这家具有光荣历史的百年名院曾为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创下了河南省和郑州市的许多个“第一”:她是郑州市第一家西医综合医院;在河南省第一家开展肾脏移植手术;在河南省第一家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在郑州市首家创办泌尿科、肿瘤科、病理科等科室……

    如今,执掌这家“百年名院”帅印的,是一位在我国泌尿医学领域有着诸多成就的学者型院长,他的名字叫王志余。
, http://www.100md.com
    往事:那一段火红的援藏岁月

    王志余出生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他儿时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像白求恩那样的人,为患者解除病痛。1976年,王志余毕业于承德医学院,由此开始了他的医疗生涯。

    在他大学刚一毕业的1976年,年仅22岁的王志余放弃了别的同学梦寐以求的留校机会,自愿报名到西藏工作,并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那曲地区,在那里一干就是6年。艰苦的生活对于他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使他终身受益。由于边疆地区缺医少药,在那里,他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许多高难度的手术需要他主刀,无数危重患者需要他来抢救,他从死神手中救下了数不清的病人,当地人民称他为“救命菩萨”。

    离开那个整日和藏族同胞“亲密接触”的地方后,王志余又到那曲地区医院干了5年。至今,王志余都很感谢那段日子,他说:“援藏6年,高寒缺氧的气候,磨炼了我的意志,并使我的医术得到了全面提高……”
, 百拇医药
    1982年,王志余从西藏调回内地,转到了河南省温县县医院工作,在这里,他一干就是10年。

    环境换了,但王志余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秉性没有丝毫改变,这也是他技术上不断进步的根源。由于他出色的业务技术和工作成绩,很快便担任了温县县医院院长。在他的主持下,使一个落后的医院发展成了全省先进的县医院。

    追求:打造一流的特色专科

    1997年,王志余从郑州市七院调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助理、泌尿科主任。当时的泌尿科由于管理不善,人心涣散,业务滑坡,床位使用率不到50%,肾移植手术一年仅做4例。王志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狠抓科室管理和业务建设,全面开展了泌尿科诊疗和手术项目,在全省首家开展“电气化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并率先引进大功率钬激光,开展微创手术。

    为提高肾脏手术的成功率,他从配型这一源头解决问题,开展高质量的DNA配型技术,检测准确率达99%,时间由过去的20多个小时缩短为4个小时。由于配型基础好,术中不会出现“超急排斥”的情况,保障了肾脏的顺利移植。
, http://www.100md.com
    从西藏调入河南后,王志余仅肾移植手术就做了近千例,而如何解决肾移植术后的排异难题,始终萦绕在王志余的心头。多年来,他努力探索,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在查阅了众多资料,进行了刻苦的研究后,他提出《肾、骨髓联合移植诱导免疫耐受的临床研究》课题,即在为病人做肾移植的同时,再进行骨髓移植,可以抵御排斥反应。到目前为止,他已为40多人实施了“肾、骨髓联合移植”术。病人术后抗排异药用量大大减少,一些患者体内出现了供体基因表述,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这一课题,被定为“河南省创新人才工程”和“郑州市重大科研课题”。它不仅适用于肾脏移植,还适用于肝脏、心脏等器官移植,大大节省了费用。

    开展器官移植工作,需要有设备完善、技术条件良好的实验室。在他的努力下,一所高水平的器官移植实验室成立了,这所实验室被定为名“郑州市干细胞与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开展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研究;它所开展的DNA配型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配型方法,准确率达99%,保障了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 百拇医药     王志余在临床这块沃土上始终瞄准科技前沿,不懈地追求,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为了病人尊敬的好医生,同行学习的好楷模。

    与此同时,泌尿科还开展了对男性疾病的研究,对不育症、男性常见病的治疗,研究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使众多男性病患者有了正规诊疗场所。

    在他的带动下,泌尿科迅速崛起,每年手术数量逾900例,其中肾移植手术达100余例,床位使用率连续4年在150%以上,年业务收入达千万元。泌尿科的发展也带动了外科、内科、手术室、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发展,提高了全院的综合效益。由于成绩突出,2003年,该院泌尿科被评为“河南省医学临床特色专科”;2004年,在郑州市卫生系统第三轮重点专科评审中,泌尿科高居榜首,被确定为郑州市重点临床学科。

    品牌:建设“大专科、小综合”特色医院

    2000年,王志余担任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业务副院长之后,充分认识到这是医院工作中的重要岗位。他经常深入临床,倾听医务人员的心声,认真落实他们的建议和要求,使工作得到改进。并坚持参加业务查房,检查医疗护理质量、医疗文书书写、合理用药等情况,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和疑难手术。
, 百拇医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003年11月,王志余众望所归地出任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他所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医疗体制改革将逐渐深化,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医疗服务的多元化将逐渐形成,医疗行业面临着一场大挑战,大变革。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接任院长,其难度之大是难以想象的。

    面对着重重困难和压力,王志余坚信,医院只有适应市场规律,走出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才能够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作为院长,王志余深深懂得,医院要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医疗水平的优劣,更重要的取决于医院的重点和特色科室的建设。没有重点就难以达到“高、精、尖”,没有特色就缺乏竞争力,这也是品牌意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根据医院专业特点,确立了发展“大专科,小综合”的目标,决定重点发展器官移植专业,在进一步搞好肾脏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上,尽快开展肝脏等大器官移植,并把它做大做强;同时,加大对肿瘤专科的发展,使之成为集手术、化疗、放疗为一体的肿瘤防治中心。
, http://www.100md.com
    王志余深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凭借百年的历史和长期的积淀,已经拥有了泌尿、血液、肿瘤、神经内科等一批重点专科,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而这些,都是这所医院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

    检点历史,早在1981年,泌尿科便在全省首家开展肾移植手术,至今已实施肾移植手术逾千例,病人术后最长成活20年,五年以上成活率达82%以上。

    该院血液科于1985年成功开展了“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研究”,在我国为第三家开展此研究的医院。1988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全国首创开展“双次自体骨髓移植术”,全国20多家报纸登载了这一消息,《人民日报》撰文称赞道:“双次自体骨髓移植使治疗白血病获得突破!”如今,经过双次自体移植的病人,有些已结婚生子,有的考上了大学和研究生,许多病人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郑州三院于1997年,将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技术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如晚期乳腺癌、淋巴癌、肺癌等,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1998年,他们将造血干细胞技术应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已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0多例,缓解率超过80%,一半以上病人在三个月左右彻底停用激素,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部分病人恢复了工作和学习。由于该项研究成绩突出,其科主任被邀请参加了美国2001年血液学年会和2002年欧洲造血细胞移植会议,并在大会上作了发言。这是来自亚洲的唯一大会发言代表,标志着我国在这项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http://www.100md.com(凌 寒)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