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762985
张子和攻邪学术思想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第7期
     [摘要] 本文探讨了张从正攻邪学术思想。其理论来源于《内经》,明确提出了天邪、地邪、人邪的概念,据此提出治病攻邪论。张从正祛邪理论有因邪致病、论病重邪、祛邪安正三个要点。创立了“病由邪生,攻邪已病”的攻邪学说,治法以寒凉立论,提出阴阳损益并进的补益法则,体现出其以攻邪论为基础的补法特点。张从正根据病邪所在的处所,提出了汗、吐、下三法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了《内经》的有关理论及方法。

    [关键词]张从正;攻邪;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a)-089-02

    张从正(1150~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睢州考城人。师承河间刘完素,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颇有研究。崇奉刘完素学说,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因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主张邪气致病论,认为人之所患诸病,均非固有,皆系外来,俱属邪气,所以皆应攻治。在治法上则专主攻邪,并提出了汗、吐、下攻邪三法,如《儒门事亲·补论二十九》[1]所提:“至于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实而不满,可下而已;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满而不实,可吐而已;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邪从外入,可汗而已。然发表不远热,而无补之意。”认为此三法足以治疗各种病证。由于其在临床上常用泻下剂和催吐剂,尤其注意泻下法,故后世称之为“攻下派”。

    1 治病力主攻邪

    “正”、“邪”早期肇始于《内经》,表现出 “邪气”、“真气”实体性概念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