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5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2587904
生物活性肽在抗癌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2015年第24期
     [摘要] 尽管近几十年来化疗药物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当前化疗药物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如存在的毒性、特异性较低以及易产生耐药性,探讨新型疗法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对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有特殊生理功能的肽类化合物,是由二至多个氨基酸组成的二肽或多肽。它们的生物学功能多样,如免疫调节、抗高血压、抗癌、抗菌、抗炎以及其他作用,其抗癌活性尤为突出,且在很大程度上优于传统的化疗药物,所以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关注的热点,从而为抗癌新型疗法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化疗药物;生物活性肽;抗癌;新型疗法

    [中图分类号] R1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08(c)-0035-05

    [Abstract] Although chemotherapy drugs have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in recent decades, the current chemotherapy drugs are still within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existence of toxicity, low specificity and poor resistence. Therefore, exploring new therapies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the current. Bioactive peptide, a kind of life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peptide compounds with special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s made up of two to moreamino acids, and are called dipeptides or polypeptides. Diverse biological function has been found, such as immune regulation, antihypertensive, anticancer, antibacterial, anti-inflammatory and others. Its anticancer activity especially is the hot spot in the world today. In addition, the peptides have advantages to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drugs to a large extent. Also, it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of new therapy.

    [Key words] Chemotherapy drugs; Bioactive peptide; Anticancer; New therapy

    生物活性肽通常含有2~20个氨基酸残基,其活性随着组成它们的氨基酸不同以及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而发生改变。肽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氧化、抗增殖、抗微管蛋白和细胞毒性,肽的这些活性使得它们具有抗癌潜能,这将在癌症治疗中有所贡献[1-2]。由于肽具有很强的穿透肿瘤组织的能力,因此不仅可以到达原发性肿瘤的靶点,还可以到达继发性肿瘤的靶点,这些分子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从而迅速杀死靶细胞,所以一般不产生耐药性。

    在世界范围内,癌症已经成为首要死因之一,约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8,并显著影响着人口的变化。在发展中国家,癌症已成为主要的公众健康问题。尽管最近几十年对于癌症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手术、化疗、放疗或消融治疗,但超过50%的病例用传统方法治疗后,效果并不明显。由于传统的抗肿瘤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其特异性差,易损伤像正常骨髓细胞、肝细胞等这些增殖旺盛的细胞,从而产生严重的细胞毒性,削弱机体免疫功能。除此之外,也存在着肿瘤耐药性以及瘤区药物浓度不足等问题[3],其原因与药物对肿瘤细胞特异性不足有关,因此,识别不同类型肿瘤中特异性的靶点是抗癌药物研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重视参与细胞间信号传导的蛋白与生长因子,但是忽略了肿瘤细胞膜的作用的关注。本文重点论述生物活性肽用于抗癌领域的相关知识,并探讨治疗癌症的一些新方法。

    1 肿瘤传统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20世纪40年代肿瘤的化疗尚未应用,手术切除肿瘤组织是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法,至今仍被首选用于局部肿瘤的治疗[4]。尽管直接破坏DNA的放射疗法也广泛用于破坏靶细胞[5],但是,许多癌症发展迅速、易复发并且癌细胞易转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化疗成为常用的疗法[6]。当前所用的抗癌药物大多数为甲基化试剂、抗代谢物、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7],其中50%以上为生物药(10%为长肽和蛋白)、天然产物(14%)、天然产物衍生物(28%为经修饰的半合成产物)[8]。第一类抗癌药物主要是以氮芥为基础,氮芥是一类DNA甲基化试剂[9],能够导致细胞死亡。第二类抗癌药物为抗代谢药,如氨蝶呤,其不能直接与DNA发生作用,但可以作为叶酸干扰前体细胞合成,导致癌细胞DNA复制时出现错误[10]。天然抗癌药物的研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如长春新碱可以抑制微管聚合,从而抑制细胞分裂,或者蒽环类可以插入DNA促进细胞死亡,还可以抑制复制,此后几十年中,大量化疗药,如紫杉酚、E7389等应用于临床[11]。

    1.1 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大部分传统化疗药物的选择性较低,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这些药物作用于分裂速度快的细胞,而癌细胞恰有此特点,另外,它亦可以作用于分裂速度较快的正常细胞,如对骨髓、胃肠黏膜、毛囊的细胞有破坏作用。化疗最常见的副作用有骨髓抑制(红细胞的产生减少)、黏膜炎(消化道的炎症)、秃头症(脱发)。较新的化疗制剂(如用单克隆抗体、抗毒素、血管生成抑制抑剂)[12]对正常和肿瘤细胞及组织的特异性不同,因此具有较低的毒性。然而,仍然难以克服其毒副作用。此外,如Visvader等[13]所描述的那样,细胞毒性治疗不能有效命中休眠的肿瘤干细胞。 (陈彩霞 韩瑞兰 苏秀兰)
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