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7年第28期
编号:13103491
通识教育在促进医学院校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7年第28期
     2 医科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形式及其对教师的要求

    既然通识教育必不可少,那医学院校开展通识教育为何普遍有困难[3,12-13]呢?原因是医学教育在其专业面和知识量方面有特殊性,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医学生需要锻炼更长时间。前些年住院医师培训机制尚不完善,各高校都在本科阶段设计了各类专业课程,期望以课程促教育,学生课业负担沉重。部分高校开设医学史、医学专科导论、哲学等通识教育课程,已经很可贵了。有学者提出以课程为中心建立通识教育体系[14],甚至在医学院校设立独立的通识教育中心[15]。这些设想并不现实,真正付诸实施难有成效。医学院校还是应保证高等教育的专业性[16],通识教育应该更灵活。针对知识、技能、研究问题等,在恰当的主题和场合下适时、分散性地开展通识教育活动,把通识教育融合到专业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

    医学院校要实现通识教育的分散化和普遍化,教师需转变认识和提升素质。国内的现状并不乐观,不仅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和执行得不理想[3,12,14],专业课教师参与通识教育的个人能力素质恐怕也大多跟不上形势。因此,分散融合式的通识教育在医学院校要开展起来,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都提出了素质提升的要求。

    3 通识教育可提升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和研究最持久的动力。医科学生的专业课程普遍知识量大、内容枯燥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