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27期
编号:13275314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前后VEGF、Eotaxin、黏蛋白MUC5AC表达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27期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为鼻科临床常见病之一,成人患病率高达1.5%,复发率约为40%[1]。近年来,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手术治疗鼻息肉患者不断增加,虽然一次性治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术后部分患者仍存在复发现象[2-3]。鼻内镜术后鼻腔转归过程漫长,且转归过程中易产生黏膜水肿、肉芽、纤维结缔组织、囊泡,影响术腔上皮化进程[4-6]。因此,鼻内镜术后上皮化优劣对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术后黏膜上皮创伤修复包括基质沉积、炎性反应、血凝块形成及组织重塑等,是一个高度协调过程,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参与其中[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最强血管通透因子,在组织修复及血管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属于CC家族,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有关,主要作用为负责嗜酸性粒细胞渗入至过敏炎性部位。黏蛋白MUC5AC是一種呼吸道黏蛋白,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黏膜和鼻息肉中处于高表达状态。本研究选取62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探究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前后VEGF、Eotaxin、黏蛋白MUC5AC表达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2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行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患者62例为观察组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7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