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产业资讯》 > 2018年第27期
编号:13275313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前后VEGF、Eotaxin、黏蛋白MUC5AC表达的临床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25日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第27期
     3 讨论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发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临床研究目前尚未明确其具体发病原因[10]。由于炎性疾病均以局部炎症区域白细胞过度聚集为重要特征,故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病理特征的鼻息肉形成,同样为复杂炎症过程。本研究中,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息肉标本上皮下组织水肿,且基底膜增厚明显形成透明膜层,腺体、杯状细胞增生,黏膜上皮下、腺体周围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术后标本组织的组织形态学以腺泡型与水肿型为主要表现,黏膜上皮形态多样,并存在上皮细胞不同程度脱落,可能是机体针对创伤、慢性炎症进行组织结构重建,可引发疾病重症化、慢性化及难治化。间质内存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如嗜酸性粒细胞等,与鼻息肉组织中炎性细胞类型较为相似。嗜酸性粒细胞聚集、活化可致使生物活性物质大量分泌,如嗜酸性颗粒及其主要碱性蛋白、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等,均具有较强细胞毒性,可引发气道炎症及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等临床症状[11]。本研究中,观察组术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鼻内镜手术能够减轻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腔炎性反应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