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5
编号:13597117
《黄帝内经》五脏概念的研究及其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5
     《黄帝内经》说:“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其中的“象”就是象思维(也称意象思维),《黄帝内经》称之为“援物比类”(《素问·示从容论》),是运用阴阳五行方法学进行推理的基础。据考证,古人在直观认知上有“望形生意”之法,通过对实物形体动态作直观察验,忖度、联想而臆想其机能,如圆物可转,有孔能鸣,轻清者上浮,浊重者下沉等。这种认知方法将解剖实体的物象(即脏器的形态、位置,甚至质地,也包括变化特点等)“望形生意”,然后依据类比、联想等法进行思维,并以具体事物的形象或其象征性符号作表述,从而反映事物的普遍联系及规律。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元素是“象”,推理法则是类比,类比过程是“物象意象—法象”,其内涵是功能性、整体性与动态性的。

    意象思维是中华民族认识事物,形成概念的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基礎性的思维方式,并作为阴阳五行进行逻辑推理的基本元素和概念单元。如将五脏类比五行而把握其“气象性用”(唐代注家王冰语,指功能特性)建立中医特属的五脏概念,再对这种五脏概念实行阴阳相反相成、五行生克制化的推理,从而把握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由此认定,意象思维、阴阳五行法则就是《黄帝内经》基本医学方法[5]。

    然而,意象思维终究是一种或然思维,以此推论的结果也必具或然性。为保证中医概念的正确和可靠性,中医先贤们将医疗实践的验证作为概念形成的必要环节,从而建立了理法方药贯通一体、理论临床互动互证”这样一整套规范的方法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