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36期 > 正文
编号:12675979
脓毒症患者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从“痰饮”论治探微(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第36期
     2饮为实邪,不能率以温药治之

    危重病患者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以虚寒证居多,但亦不乏饮热错杂证者。其机制是由于痰饮停积,阻滞气机,久郁化热。临床表现除了痰饮外,夹杂热相。时邪所致者多见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少痰,口苦、咽干。若因时邪外袭,约束肌表肺气不降、水道不调而郁热于内。若因日久化热者兼见腹满、口干、舌燥。因湿困脾阳, 津液不得转输, 停留肠间, 郁而化热,大肠传导失司, 肺气不降, 水道不通, 饮不下行, 溢于中则腹胀, 散于外则浮肿。饮邪内结, 津液不上承, 见口舌干燥, 二便不通。

    《内经》曰:“留着攻之。”痰饮形成以后作为病理产物,随气血运行,全身上下左右无所不至,又可成为致病因素,导致新的疾病,故中医认为“百病多由痰作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散而泻之。”从“痰饮”治疗CLS,除了“以温药和之”,应考虑到痰饮是病理产物,若痰饮患者属实证或体壮者宜适当予攻下、分消诸法以散其邪。《伤寒论》记载以十枣汤、甘遂甘草汤治疗痰饮、悬饮。后世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痰饮留伏论》中总结张仲景治疗痰饮:“无形之气,热结于胃,则用调胃承气攻之。热结于肠,则用大小承气攻之。有形之饮,痞结于胸,则用陷胸汤攻之。痞结于胁,则用十枣汤攻之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