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5年第33期
编号:12729817
痰湿壅盛证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33期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干预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比较

    干预组干预后1周,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干预后1周、4周,干预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2.3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见表4。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3,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在中医学上属于“头痛、眩晕”范畴,与“胸痹、心悸、中风”等有关系,机体阴阳失衡,加上长期的精神紧张,或者过量摄入酒辣肥甘等,导致心肝阳亢,肝肾阴虚,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早期多为阳亢,中期多为阴虚阳亢,后期多为阴虚,严重者可为阳虚为主。第5版的《中医内科学》上将“眩晕”分为气血亏虚、肝阳上亢、痰浊中阻、肾精不足等4型,而最新板的《中医内科学》上在以上4种分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瘀血阻窍型。郑筱萸将高血压分为痰湿壅盛型、肝火亢盛型、阴阳两虚型、阴虚阳亢型4个中医分型。本研究中纳入的患者中医分型为痰湿壅盛型。痰湿壅盛型在中医的诊断:主症包括头痛、眩晕、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次证包括失眠、心悸、食少、口淡、舌腻脉滑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