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26期
编号:13407188
乳腺微创旋切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及预防(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6期
     1.4 觀察指标

    术后24 h后发现或者发生的出血为迟发性出血,若患者感术区胀痛明显或可触肿块,且B超证实积血>10 mL,则纳入迟发性出血。观察并记录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有无搏动性出血)、压力绷带移位与否、切除肿块的数目以及拆除绷带后是否二次加压,分别统计术后24 h、术后72 h血肿发生例数,通过术后血肿发生率对相关情况行临床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术中出血情况、压力绷带移位、切除肿块数目以及拆除绷带方式的病例数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出血与迟发性术后出血情况的关系

    82例发生术中搏动性出血中,于术后≥24 h、≤72 h出现血肿7例,于术后>72 h出现血肿6例。其余503例术程顺利患者中于术后≥24 h、≤72 h出现血肿4例,于术后>72 h出现血肿15例。术中有无搏动性出血迟发性术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术中有搏动性出血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迟发性出血。见表1。

    2.2 压力绷带移位与迟发性术后出血情况的关系

    术后24 h后发现共119例发生了压力绷带向上或者向下滑移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