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3332
刘玉村:集大成者的关键词(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20期
     关键词三:社会

    2013年,刘玉村当选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他社会活动家的身份增添了醒目的注脚。“跳出本位主义,从国家大局、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构筑行业与社会交流的桥梁。”这是他给自己的定位。

    2014年两会前夕,医患关系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刘玉村作为医疗界代表,在会议期间的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言辞恳切、动情感人。他首先代表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向媒体和人民群众表态,“医务人员这支队伍是一支有素质的、有担当的队伍,请广大人民群众放心。”同时他期待在现有体制下,大家都多一些的宽容与包容,“医生与患者的身份随时可能相互转化,医务人员也是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

    医患关系之外,医疗行业中的热点问题,诸如特需医疗、分级诊疗等,刘玉村从不吝于通过媒体分享自己的观点,以资深行业领袖身份引导舆论走向理性。

    作为政协委员发言,刘玉村更加慎重。为了一次发言,他往往花大量的时间浏览资料、搜集资料,事无巨细,连最后脱稿时的表情、语气都有讲究。

    这是份繁琐、费神的工作,有同事看他太辛苦,提出帮忙,却被他连连拒绝。“问题背后的起因、案例分析、对策解读,我若自己没有领会理解,只是照稿朗读,又怎能给别人讲清楚,那么我的发言就毫无意义。虽然很累,但这是我的责任。”

    刘玉村对社会事务的关注,远不止起始于担任政协委员。2006年,他带领北大医院医疗队下乡支医,回来即向相关主管部门写信畅谈感受,并建议医疗机构体系改革应“抓两头,放中间”。

    公立医院的特需医疗一直为舆论诟病,认为“有损医疗资源享有的公平性”。但刘玉村通过主流媒体表达特需医疗“借富济贫”的特殊意义。“通过保留公立医院特需医疗,可以保证高水平的专家至少80%的时间留在公立医院普通门诊出诊,将更有效地维持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刘玉村如是认为。

    而对时下医疗机构之间构筑医联体、创建托管关系的热潮,刘玉村出于责任感,更多地抱有谨慎的态度。他说:“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合作医院如果过多,那一定极为松散。合作必须对自己医院负责,对对方医院负责。如果精力不够,宁愿选择不做。”

    反复考量后,北大医院即将启动与邯郸市中心医院的合作,为后者新建院区提供团队技术支持。“我们签订了5年的协议,希望能通过合作提升邯郸市中心医院新院区的服务能力,也锻炼北大医院自身的多院区管理能力。”作为政协委员的院长,细致、谨慎的行事风格将为合作“保驾护航”。

    2013年两会后,有媒体报道“在2237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刘玉村绝对引人注目。风度翩翩、气质儒雅的他被同行们公选为‘医学界的代言人’。”刘玉村,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医界播撒风采、沟通社会的大使。, http://www.100md.com(黄柳 许定河)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