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22期
编号:13122902
远程医疗路阻且长(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22期
远程医疗路阻且长

     由此可见,跨学科的专业人才培养也至关重要。

    在数据处理方面,王卫国表示,当前需要增强大数据处理的软硬件实力。“中国在整个健康数据的处理上有很大的缺陷,以前都是靠大型三甲医院,未来应该从需求着手,收集更基层的数据,从而实现通过远程医疗解决更复杂问题的目的。”

    另一方面,邰从越认为,远程医疗走在今天,除了要保证信息的对称性,还要遵从数据的安全性。沈剑峰则表示,目前国内的安全措施还不完整,远程医疗过程中涉及大量患者隐私,而管理技术及制度还不够完善。

    服务模式面向多元化

    技术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目前远程医疗的服务模式相对单一,主要以单纯专家门诊为主,解决的是个别案例,不能全面支撑基层医疗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沈剑峰认为服务模式的相对单一是当前远程医疗面临的问题之一。
, 百拇医药
    浙江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列,其远程医疗的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以浙大一院为例,严建华介绍道,除了已经开展的远程专家会诊服务项目,还包括重点科室的合作、远程教育。专家会诊服务包括远程危重症会诊、ICU危重症患者的远程重症监护以及远程专科门诊。

    远程危重症会诊服务于病情较重且转院治疗风险相对较高的疑难重症患者。当患者申请此项服务后,患者的详细诊疗信息能迅速传递到省级医院,使省级专家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面对面的视频会诊。

    ICU危重症患者的远程重症监护,由患者申请省级医院专家对其进行24小时的持续监护,使专家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和提前干预。

    远程专科门诊则是针对一些慢性病、顽固性疑难病症,患者在当地社区医院通过预约挂号形式申请远程专科门诊,省级专家通过网络平台协同当地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治。

    在重点科室的合作方面,协作医院就某些发展空间较大的科室与省级医院的科室开展一对一的紧密协作关系。从科室建设、医技团队建设到临床诊疗,从患者入院到诊断、治疗直到康复,省级医院到科室都能利用平台进行全面的参与和指导。沈剑峰认为,这样的合作方式能够让县级医院获得全程的技术支撑,使中国的优质资源真正实现从上至下的流动。
, http://www.100md.com
    远程医疗还可提供远程教育、手术转播等服务。赵杰提出,远程教育非常受基层医院欢迎,对于提高整个地区的基层医院水平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他表示,郑大一附院的远程教育在运转两年的过程中收到成效,通过手术示教和手术转播,一般的手术治疗患者已经可以留在基层而不需要转院。另外,郑大附一通过和国内一些医学数据公司合作,将大量医学书籍和相关文件进行分享,让下级医院免费获取,对下级医院的帮助非常大。

    除此之外,邰从越认为远程医疗不应该只包括诊治,而应该是一个包括诊、治、保健以及相关一体化服务的整体,因此后期的患者随访也是重要的环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医疗正在朝着突破医疗机构体系的方向发展。沈剑峰透露,现在很多大型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都正针对如何为患者提供家庭远程医疗服务进行尝试。

    认识求变

, http://www.100md.com     “天上掉馅饼没人接?”听起来是个笑话,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一些基层医院中。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主任翟运开提起来颇有些哭笑不得。目前,郑大一附院免费让下级医院接入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并在远程会诊时对下级医院全部免费。但这样的好事却仍有一些医院心存疑虑,不愿接受。对此,赵杰表示认识还需提高。

    虽然远程医疗自上世纪末开始就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研究,但目前实际参加远程医疗的医护人员多为兼职,参加远程会诊多为临时性行为。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对远程医疗的理念和操作程序进行充分学习,难以积累远程医疗的应用经验。另一方面,由于远程医疗需要坐在电脑前进行诊断、病例讨论等医疗活动,颠覆了传统的医疗模式,一些医生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事物。

    “特别是基层医院,很多医生对远程医疗的接受度还不高。”赵杰指出,“首先是认识不足,其次是受传统观念影响。甚至很多基层医院认为远程会诊说明自身水平不高而不愿参与。”

    另一方面,也有人担心实行远程医疗后,下级医院的患者会流失掉。对此,沈剑峰表示,“实际上对于社区医院和县级医院,患者的流出率是下降的,留下的患者对本地医生的信任度反而有所提升。”
, http://www.100md.com
    对于患者来说,他们对远程医疗的了解甚少,不清楚远程医疗会给诊疗带来何种好处,在进行医疗申请时总是有很多顾虑和担心,如隐私问题、治疗效果等,不愿轻易尝试新的医疗模式。

    赵杰认为,这是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的原因所导致,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家的认识。

    同时建立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规,对远程医疗服务的顺利开展也至关重要。在远程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的距离,让患者的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更加剧了患者对于远程医疗的不信任感,也可能发生医疗纠纷。

    虽然在今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并且“医务人员向本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应当经其执业注册的医疗机构同意,并使用医疗机构统一的信息平台。”这使得远程医疗的责任主体被明确为医生所在的医疗机构,从而规范了一些网上问诊行为,为医患双方的权益做出一定保障。

    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远程医疗参与三方的法律关系没有十分明确的界定,在远程医疗中责任不清的问题尤为明显。实际操作中,有可能造成误诊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操作和传输方面,会诊信息方面,医疗设备的局限性的影响,以及治疗过程中主治医生对专家方案的理解程度不同也会影响治疗效果。远程医疗的成功进行需要多方配合,由此带来的相关法律问题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http://www.100md.com(曹原)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