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5期 > 正文
编号:13069357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RCC1、β—tubulin3及TOPO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铂类化疗疗效的关系(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5期
     ERCC1位于染色体19q13-2,全长15 kb,含10个外显子,编码含297个氨基酸的蛋白质。ERCC1与DNA修复酶缺乏互补基因,形成异源二聚体,具有5′端DNA核酸内切酶活性,可识别并切除受损DNA5′端,使铂类损伤的DNA得到迅速修复,从而导致耐药的发生。ERCC1活性的高低可反映整个NER修复活性的水平[5],低表达会促使肺癌的发生和复发,但对铂类药物敏感;阳性表达可减少肿瘤的复发,但易引起耐药的发生[6]。近年来ERCC1表达与铂类耐药之间的关系得到广泛验证,Reynolds等[7]对晚期NSCLC的三期实验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荧光定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蛋白的表达,发现其与铂类方案疗效呈负相关;Olaussen等[8]研究761例NSCLC患者ERCC1的表达水平,证实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高于阳性表达患者,且前者应用含铂辅助化疗能够明显延长生存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6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