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6年第19期
编号:12866555
Barrett食管治疗后随诊中窄带成像技术的应用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6年第19期
     NBI作为一种新型的内镜成像技术,对早期发现病变,提升病理诊断率,开辟了一条新的方向。就该种检查手段而言,其工作原理为:将氙气灯作为其电子内镜照明光源,在氙灯发出白光之后,借助带有红、绿、蓝3个滤光片的旋转盘,将白光照射到患者组织黏膜表层;而其反射光在被单色电荷偶联装置(CCD)捕捉到后经过计算机重构,生成对应图像,且CCD能够实现与旋转盘的同步作业[18-19]。传统普通内镜中,其应用的为宽普滤光片,待氙灯发出白光之后,借助这个宽普滤光片反射成普通照明灯光,几乎等同于普通可视光。而NBI由于应用了3个特殊优化的窄普滤光片,使之红/绿/蓝光源波普范围能够出现相对变窄而波长相对变短的改变。加之机体血红蛋白能够对蓝光吸收率达到峰值,故能够获得病变表层黏膜中较好的毛细血管网成像,故NBI能够较清晰地呈现出病变表层的细微机构与浅表脑细血管情况[20]。为此,关于NBI的临床应用,主要是通过从较远视野中寻到病变,进而对病变范围加以明确,接着近距离查看黏膜浅表毛细血管与微细结构,用以准确鉴别良恶性病变,尤其是在放大内镜配合应用下,效果更好。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基于NBI展开靶向活检,可在大大提升其检查准确率的同时,相对减少活检组织数量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