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胆肿瘤 > 原发性肝癌
编号:13289568
AMPK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第20期
     2.3 AMPK与肝癌的靶向治疗 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以及治疗手段的多样化,HCC治疗由原来的外科治疗变为了集手术、放化疗、移植、免疫靶向治疗为一体的复合治疗模式,其中靶向治疗由于其特异性强、毒副作用弱等优点成了近些学者研究的热点。鉴于HCC病理特点,它的治疗和预后主要取决于临床分期,晚期肝癌的治疗非常困难,极具挑战性,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实,AMPK信号通路不仅可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而且还具有抗肿瘤和逆转肿瘤多重耐药的作用。其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异常与HCC的肝内转移、血管浸润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目前依赖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肝癌靶向治疗药物,如Everolimus、CC-223等正在进行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试验中。CTAB(一种纳米材料合成中的打孔剂)通过依赖AMPK信号通道也可起到抗肝癌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黄连素及其他影响细胞内能量代謝相关药物均可通过以AMPK为靶点来起到抗肿瘤的作用[18]。目前,索拉非尼是临床上唯一批准用于肝癌治疗的分子靶向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沉重的经济负担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