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79146
不同骶前冲洗引流装置在直肠癌术患者并发症中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13期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2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标准:(1)术前腹部CT/骨盆MRI检查无远处转移。肿瘤下缘与肛缘之间的距离为3.0~8.0 cm,表明手术成功。(2)年龄18~70岁。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认知和沟通障碍;(2)过去精神疾病史;(3)病情恶化或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4)在术后治疗过程中需要停药。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在8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中,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会阴骶前冲洗引流装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腔引流管治疗。单腔冲洗引流管在手术过程中通过肛门插入,并在吻合约10 cm后通过常规缝合固定在肛周皮肤上。两种冲洗方法在术后当天均没有冲洗,在术后第1天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或甲硝唑溶液洗涤两次。24 h后,肠鸣音恢复,引流液有粪便,冲洗次数和冲洗量应适当增加,直到引流液变清并顺利排出。在洗涤过程中,保持洗涤液的温度在37 ℃左右。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数量和特征,了解肠道是否有出血或感染,术后注意患者的排气和排便。术后早期引流液为浅红色或暗红色,少量,20~30 mL/d[3]。记录冲洗液的冲洗量和流速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