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47853
不同资历超声医师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结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25期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5.005

    血管超声以无创、实时、动态及可重复等特点,在脑卒中诊断、治疗和随访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血管超声与其他超声检查不同,血管出现病变,首先呈现出来的往往是频谱形态的改变,而非血管病变直接征象。全球每年由慢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直接导致死亡的人口达4 100万,占全球死亡人数的70%[1],脑血管病早已经成为我国首当其冲的公共卫生问题。脑血管病患者当中,70%~80%的病例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导致远端区域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主要原因,患者致残率高达18%,死亡率高达25%[2-3]。

    根据超声二维图像、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起点、走行、内径及流速,有经验的超声医师可通过椎动脉椎间隙段收缩峰值流速(Vs)、舒张末峰值流速(Vd)、阻力指数(RI)这种综合性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逆推出椎动脉颅内段病变部位,所以超声医師对血管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的掌握程度,与诊断水平有着直接相关性[4-5]。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关注血管超声在诊断血管病变的价值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