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47852
不同资历超声医师诊断椎动脉颅内段闭塞的结果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第25期
     中国脑卒中血管超声检查指导规范指出:若椎动脉闭塞于小脑后下动脉分支之前,椎动脉颅外段可探及低速单峰型(无舒张期血流信号);若椎动脉闭塞于小脑后下动脉之后,椎动脉颅外段可探及低速高阻型(舒张期流速低平)血流信号[9]。本研究中,未规范培训组椎动脉椎间隙段频谱形态呈“高阻型”10例中,全部诊断为椎动脉发育不良,“单峰型”30例全部诊断为颅内段闭塞。当椎动脉椎间隙段内径≤2.5 mm,频谱形态呈低速高阻型改变时,既有可能是椎动脉发育不良,也有可能是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此时应联合TCCS检查,直观地从枕窗观察双侧椎动脉颅内段的血流充盈情况。规范化培训组每一例患者均联合使用CDFI和TCCS,完整地观察椎动脉起始段、椎间隙段、枕段及颅内段,使椎动脉检查更加系统性和完整性。回顾规范化培训组误诊的2例病例,椎动脉管径均<2 mm,与检查者未能把超声诊断仪器调节至血流显示最佳状态、未能结合颅内段全程血流频谱形态相关。理论上椎动脉发育不良,全程血流频谱形态均应为低速高阻型,而椎动脉颅内段闭塞者,如果远段发生侧枝供血,产生侧枝供血之后的频谱形态应为低速低阻型[10-13]。

    一直以来,不同的超声医师,有着不同的操作手法,甚至同一张声像图,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判读结果,局限性的检查切面、任意性的检查操作及主观性的结果判断等特点使得超声技术难以完全统一和规范[14-15]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