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9
编号:13494395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C反应蛋白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9
     First-author’s address: Wuy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men 529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0.09.021

    脑梗死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占脑血管疾病的60%~70%[1],病因是脑部循环供血不足,导致局部血流减少,从而引起神经功能障碍、脑组织软化等改变,亦称作缺血性脑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多数患者容易存在神经功能缺损所致的一系列后遗症,如失语症、吞咽困难、偏瘫等,给其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2]。相关研究指出,脑梗死后遗症的发生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聚集及血液黏稠度升高等因素有关,最终致使脑神经功能受损[3]。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应致力于保护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从而加快修复受损的神经元。脑梗死后遗症期的神经缺损的恢复进展较为缓慢,常规的西药治疗、康复锻炼和饮食干预手段,皆收效较慢。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其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