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创新》 > 20209
编号:13494394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C反应蛋白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5日 《中国医学创新》 20209
     2.5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脑梗死后遗症指的是在发生脑梗死后出现语言障碍、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肢体麻木等症状,与脑梗死恢复期相比,其恢复速度较为缓慢,相关研究指出,对于脑梗死的有效治疗中,一般以及时改善脑部缺血半暗带区的血液供应,尽可能缩小梗死面积为主,但经过治疗后仍有30%~40%患者会引发脑梗死后遗症[7-8]。脑梗死后遗症较常见,尤其对于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其发生率更大,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致死致残率也随之升高[9]。现代医学认为,出现脑梗死后遗症的病因,包括因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小板聚集等造成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还与动脉血管管腔狭窄或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病变有关[10]。因此,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常规西医治疗,一般会应用肠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尼莫地平等,对其临床症状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收效较慢且无法根治[11]。

    现代临床实践显示,对于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医治疗优势较为突出,中医认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中风中脏腑”范畴,多因气血亏虚,肝肾心三脏阴阳失调所致,属本虚标实、上实下虚,尤其重在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痰浊、肝风、瘀血等标实为次,因此,在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治疗上应以补气养血、益气养阴为主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