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
编号:13763578
小儿腹泻病的治疗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3
     【摘要】腹泻病(diarrhea disease)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佂,严重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发病率高,对儿童健康危害极大,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腹泻是导致小儿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因此在WHO的全球性疾病控制战略中,腹泻病也被列为其中一种需要进行全球控制的疾病。在我国建国以来,虽然儿童营养状况和医疗条件都已经得到大幅改善,使得腹泻病导致的小儿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依旧较高,尤其在经济发展较落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因此,现今腹泻病仍是我国需要进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关键词】小儿腹泻病;治疗;进展;疗效

    腹泻病(diarrhoea disease)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急性腹泻可导致脱水,而持续腹泻可引起消化吸收障碍、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落后及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等,这些症状会相继反复出现,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世界范围内腹泻病是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一大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9年的实况报告,每年共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病,全球每年约发生20亿例腹泻。同时腹泻病主要影响两岁以下儿童,腹泻是造成五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腹泻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死因,每年共有150万儿童死于此病。腹泻可以持续数日,造成人体脱水和缺盐,而水分和盐是人体必不可少的,死于腹泻的儿童其实大多死于严重脱水和体液流失。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低下是腹泻病带来的对儿童生命威胁最大的症状[1]。
, 百拇医药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我国每年5岁以下儿童年患病率平均为每人每年2~25次,其中2岁以下占75%,病原复杂。但是以轮状病毒导致的小儿腹泻为多,秋冬季节基本上均是以轮状病毒肠道感染为主。近年来针对小儿腹泻的治疗取得了相当多的新进展,现将这些进展进行总结。

    1饮食治疗

    在世界范围内小儿腹泻病的主要原因是饮水和食品的污染,因此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倡导下,世界各国都采取通过改善小儿饮食方式和保障食品卫生,从而在本上解决小儿腹泻病多发的情况。我国在1998年推出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广。然而我国最近20年以来的儿童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容易产生严重的溺爱心理,在小儿腹泻发病后担心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会在治疗期间不断的将高脂肪、高蛋白、还有高糖食物给孩子,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从而进一步使得病情加重或者延缓治愈。

    张强英等[2]认为当小肠感染了轮状病毒时,小肠绒毛表面的乳糖酶活性降低,易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从而导致小儿渗透性腹泻。母乳中含有的某些特殊成分是有利于腹泻痊愈和抵抗轮状病毒的小于六个月的胎儿,因为通过胎盘而得到母体的被动免疫,对轮状病毒有较强的耐受性。但是现今对小儿腹泻是是否应当停止母乳喂养仍存在着较大争议。但有学者认为在腹泻急性期用无糖奶粉代替母乳和牛乳喂养小儿,能有效的减轻腹泻以及缩短病程。同时也有学者认为,如采取母乳喂养者,可以通过缩短喂乳时间和延长喂乳间隔的方法加速腹泻痊愈。而采取人工喂养者,则可以将食物,如米汤或牛奶,逐步的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的饮食方式加速小儿腹泻恢复。同时还可以少量进食某些易于消化的乳制品如酸奶。在腹泻恢复期,多数学者均同意应当停止进食高热量且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减轻患儿的胃肠负担,以有利于逐渐恢复消化功能。
, 百拇医药
    庞炜东等[3]研究表明,鼻饲补液法对小儿急性腹泻患者特别伴有呕吐症状者和轻、中度脱水较安全有效。与经脉补液法患者相比较,在止吐、退热、止泻等各方面都较快,如此可以有力缩短病程和患者的住院时间。鼻饲补液法也易于操作,对患儿体表无明显伤害,可以较为直接的补充营养液给患儿,在腹泻病急性期有显著的疗效。

    2抗病毒治疗

    Kumar等[5] 在临床中对30例秋季小儿腹泻患者进行肌肉注射a-干扰素治疗。他们每天一次,采用5万U/kg的α-干扰素进行肌注,连续使用3~5 d。对照组患儿30例采用静脉滴注病毒唑。经比较,治疗组治愈率为8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67%,而止泻时间治疗组为(220±080)d,对照组为(420±165)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20±110)d和(860±14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过肌肉注射α-干扰素治疗小儿腹泻病相对于采用静脉滴注病毒素有显著疗效。
, http://www.100md.com
    李翠萍等[7]2005年9月~2007年4月采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法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00例。治疗组100例给予更昔洛韦每天5~10 mg/kg进行静脉点滴。对照组88例予每天病毒唑5~10 mg/kg静脉点滴。经观察,治疗组呕吐时间短、发热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止泻快,着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且用药不良反应现象无。他们认为在进行小儿腹泻治疗时应早做轮状病毒检测,并且应采用更昔洛韦静脉点滴法治疗小儿腹泻,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同时该方法值得进行临床推广。经统计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57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抗生素

    贺印永[8]观察了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32例。通过将62例细菌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而对照组30例给予头孢克肟口服治疗。主要观察患儿的服药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服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他们认为口服阿奇霉素可以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
, 百拇医药
    刘磊等[9]对头孢硫脒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实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他们将198例感染性腹泻病儿童随即分为两组,其中100例为治疗组,对治疗组患儿,每人每天静脉滴注50~100 mg/kg;98例为对照组,对对照组患儿,每人每天静脉滴注头孢唑林50~100 mg/kg,两组均用药5~7 d。在治疗期间和最后,详细记录患儿的病情、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和便常规。观察的结果为,治疗组治愈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愈有效率为77%。经统计,两组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无论是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均无不良药物反应。最后,他们认为头孢硫脒对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具有可靠疗效。

    高育林等[10]将156例感染性腹泻患儿随即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117例,予每人每天静脉滴注磷霉素100~300 mg/kg;对照组39例,予每人每天,静脉滴注丁胺卡那霉素5~8 mg/kg。同时两组患儿均按常规给予补液、退热、解痉等治疗。治疗后,治疗组82例显效,29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30。而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因此他们认为,磷霉素对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有显著的效果。

    4微生态调节制剂或菌群调节剂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使用微生态调节制剂或菌群调节剂,可以有效治疗腹泻病,因为大部分腹泻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而微生态调节制剂或菌群调节剂,可以帮助肠道菌群恢复正常。经观察各种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博拉德酵母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乳杆菌、嗜热链球菌等,对急性腹泻病治疗有确切效果,通过服用这些益生菌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病程,同时降低腹泻的严重程度[11]。但对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的婴儿,大剂量给予活菌治疗也存在潜在危险。菌群调节剂有消耗肠内氧分、促进厌氧菌或菌群生长作用。如乳果糖等低聚糖可促进双歧杆菌生长,乳糖和蔗糖促进乳杆菌生长。, 百拇医药(梁连锦)
1 2 3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F > 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