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学刊》》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736991
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意义与方法(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3月1日 《中国医药学刊》 2007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R331.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814-8824(2007)-4-0016-03

    摘要:导管消融技术治疗房颤,是 90年代临床电生理学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射频消融实质上是热损伤,电极下的心肌组织被射频电流转变的热能加热,发生脱水干涸,继而导致凝固性坏死,通过导管消融局灶或起源自心房某些部位不规则发放的快速脉冲所引起的房性早搏来消除房颤。

    关键词 导管消融技术 房颤

    自从1981年Scheinman等首次经导管用直流电消融房室交界区获得成功,1985年Huang等首次采用射频电流消融狗的房室交界区获得成功,1987年Borggrefe等应用射频电流消融人的房室旁道获得成功,1988年国内湖北医科大学开始射频消融的实验研究后,导管消融技术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并获得极大的成功。房颤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及多发的心律失常,也是心脏外科手术或胸腔手术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将就导管消融技术治疗房颤作一综述。

    1 导管射频消融术

    射频电流是一种频率范围在100kHz~3MHz的高频交流电,在医学中应用主要是外科手术用的高频电刀与电凝器。由于心脏组织是电敏感组织,在心内进行射频消融既要避免射频电与组织接触产生的电火花,又要防止不适宜的电流刺激产生的室颤等严重后果,同时又要单纯利用其热效应,因而心脏射频仪一般选择输出为500kHz的连续未调制的正弦波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