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临床杂志》 > 2012年第2期
编号:12195580
中药镇静作用临床前评价体系(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年第2期
     【摘要】目的 对中药镇静作用及机制进行临床前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 查阅相关基础专业书籍及相关文献,并搜索网络材料,对中药镇静作用实验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目前常用实验存在的问题,系统评价,总结相应的实验结果。结果 中药镇静作用实验应全面包含中药对动物自发活动的影响,中药协同中枢抑制药物及拮抗中枢兴奋药物对动物活动的影响三方面实验,并做统计学分析,符合数据标准才可定药效。

    【关键词】中药;镇静;评价体系

    1前言

    中药镇静药物主要包括安神药物和平肝熄风药物,其归经多为心、肝、肺经,如酸枣仁、合欢皮、琥珀、天麻、丹参、川芎、当归、夜交藤等归心、肝经的药物;远志、甘草、麦冬、桂枝、五味子等归心、肺经的药物[1]。常用的方剂多归属于安神剂、化痰剂及治风剂,另有多种中药复方及中成药合剂应用于临床。主要作用为安神定志、平肝潜阳或息风止痉,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碍性疾病,高血压、原发性及继发性癫痫、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的治疗[2]。
, 百拇医药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彻夜不眠,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不寐的病因虽多,但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3]。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睡眠障碍的原因很多,包括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精神疾病、躯体疾病以及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所用的药物等。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有失眠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发作性睡病、Kleine-Levin综合征、梦游、夜惊及夜尿症等[4]。失眠治疗的最新观点强调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应用镇静催眠药,迅速改善病人的症状,使病人建立起治疗的信心,对病人的康复作用巨大[5]。

    镇静药是一类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缓解过度兴奋和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物。镇静药因所用剂量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药理作用,小剂量时引起安静和嗜睡状态,表现镇静作用。随着剂量加大,依次出现催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其中本类药物的苯二氮卓类药物,还具有抗焦虑和抗抑郁作用[6]。
, 百拇医药
    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要归属于心、肝二经。所以多从心、肝经出发,疏肝解郁、宁心安神以改善这些症状。安神药的镇静作用早已得到公认, 而平肝熄风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渗湿利尿药、清热药、解表药、开窍药等的镇静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发现且证实,它们镇静作用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药理结果表明,中药相互配伍用于镇静时,多以安神药为主,根据临床证候情况,伍以平肝熄风药、补虚药、清热药、开窍药等。而这些药物,多是或大部分是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者证实的有镇静作用者,如石菖蒲及其主要有效部位的镇静作用已为广大中医药研究者所认识,其不同部位提取物有降低小鼠脑内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作用;而由石菖蒲、远志、龙齿、茯苓、党参等制成的安神定志丸,是临床治疗失眠的代表方,与石菖蒲的宣窍安神及远志的养心安神等有关[7]。

    下述的试验分组和剂量设计等可以适用于临床复方药物治疗。这里所赘述的不属于指导原则,如有与既往指导原则或现有“镇静类药物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不符之处,请参照有关指导原则执行。
, http://www.100md.com
    中药镇静作用常用的实验方法具体分析应包括三个方面,中药对动物自发活动的影响,中药协同中枢抑制药物及拮抗中枢兴奋药物对动物活动的影响[8]。

    2测定中药对动物自发活动的影响

    2.1实验目的镇静实验是测定动物自主活动的经典实验方法,此项实验为观察动物自主活动规律及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和药物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实验方法概述传统的实验方法大都采用人为观察动物自主活动的方式进行记录, 这种方法受人为干扰因素和外界环境(声音、光线、动物所处空间) 的影响较大,实验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特别是对功效相似的不同镇静药的筛选工作有一定影响,比较经典的抖笼法、轮转法现在应用较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间歇观察法、开野实验和洞板实验(肉眼或者视频监控),先进的传感器技术不断更新,诸如换能器技术、光电管技术、红外光电探测技术、热释电效应探测技术等高性能、高精度的传感器已经融入到现代药理研究之中,为观测镇静安神药对实验动物自主活动的影响提供了更为方便准确的新方法[9]。
, http://www.100md.com
    2.3实验的优缺点药物对动物自发活动的影响实验是研究药物镇静作用的基本实验,此实验可以直接表明应用药物后动物自发活动(如身体翻转,睡眠时间等)的改变,方法简单、便捷,比较容易完成。但是,单纯凭借应用药物观察对动物自发活动产生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反映出药物的作用,实验时应严格区分是安全范围内的镇静催眠作用,还是药物中毒或不良反应引起的中枢作用,中药镇静作用需要采取多种实验方法进行综合评价[10]。

    2.4实验注意细节

    2.4.1镇静实验常用两种动物,当肯定药物的镇静作用后最好选用非啮齿类动物,因为其更接近人类,在动物选择时,还应注意各种品类动物的特点与实验室要求相适应。

    2.4.2动物重复使用应用于实验,可减少差异性和节省动物,但动物对环境有一定适应性,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多,其活动逐渐减少,因此,每次实验必须另设溶剂对照组,以给药组,对照组处理前后自身差值的组间t测验检验差异显著性。
, http://www.100md.com
    2.4.3由于动物自身固有的生物学特征和习性,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种属、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鼠类活动在夜间比白天活跃,雌性大鼠比雄性大鼠更活泼,鼠龄3个月比10或17个月更活泼。

    2.4.4实验室的环境必须具备安静、恒温、恒湿和自动光控制设备,以确保条件的恒定。

    2.4.5实验动物必须先放入光控室处理5-7天,尤其与内分泌有关的实验,实验时应使动物在测定室适应数分钟后始能进行正式测试[11]。

    2.5评价标准以检测某药物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为例,应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小鼠活动状况,分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其抑制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要求给药后最低抑制小鼠活动≥50%,高、中、低剂量组应有差异,P<0.05,才可提示药物具有镇静药理作用。

    3中药协同中枢抑制药物对动物活动的影响
, 百拇医药
    3.1实验目的中药镇静作用实验多在测定自发活动的基础上,进步采用协同中枢抑制药物对动物活动的影响实验,以明确药物作用的有效性及作用强度。

    3.2实验方法概述

    3.2.1实验准备大多数镇静、催眠药物的药理实验方法是建立在增加巴比妥类药物或其他镇静药物所至小鼠入睡只数,延长其睡眠时间上,由此来判断该药物是否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常选用的巴比妥类药物为戊巴比妥钠。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为使90%~ 100%小鼠翻正反射不消失的戊巴比妥钠的最大剂量[12]。

    3.2.2戊巴比妥钠阈剂量的确定精密称取0.25g戊巴比妥钠,加100ml 蒸馏水配成0.25%的溶液。取小鼠 50 只, 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称重、编号。各组戊巴比妥钠的注射剂量分别为20mg/ kg、25mg/ kg、 30mg/ kg、35mg/ k g、40mg/ kg。按照小鼠的体重计算出每只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的注射剂量, 给小鼠腹腔注射,记录入睡只数和睡眠时间[13]。, 百拇医药(王南卜 张恩户)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