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风湿病与关节炎》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30741
小儿痹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1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1期
     5 小儿痹的临床意义

    小儿痹的提出具有以下临床意义:①补充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痹病)理论:完善了历代文献有幼科(儿科)疾病而无幼科(儿科)痹病之不足,也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中医风湿病的病种。②解决了临床实际问题:小儿痹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因患儿发病年龄较小,生理病理变化不同于成人,因而治疗用药与成人不同。因此,根据小儿脏腑娇嫩的特点,制定适合小儿痹自身特点的理法方药,既保证治疗用药安全,又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解决了中医风湿病中的临床实际问题。③与西医风湿病接轨:西医风湿病学中有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儿童风湿病,而中医风湿病无类似病名,辨治无针对性,而中医小儿痹的提出正好与西医此类疾病相对应,完善了中医风湿病种。小儿痹作为从年龄角度命名的痹病,为特殊痹之一,其病名容易理解,便于确定治疗方法和药物,能确保用药安全和提高疗效。

    6 小儿痹的治疗

    6.1 小儿痹的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初起主要根据风、寒、湿、热的偏胜,分别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治法,但祛风燥湿之药不能久用,以免劫伤气血津液;痹病日久,需扶正祛邪,化痰祛瘀,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忘小儿体质柔弱,脏腑娇嫩,治疗用药不宜过大,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可配合外治法。

    6.2 历代医家对小儿痹的论治

    6.2.1 隋唐宋金元时期 《诸病源候论》对于小儿“伤寒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