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3226816
别让“星星的孩子”孤悬在天边(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幸福家庭》2018年第6期
别让“星星的孩子”孤悬在天边

     陪孩子做康复训练必须坚持底线,有时候不得不狠下心跟孩子“死磕”。梓熙妈妈说,去年学校里来了一个4周岁的孩子,一句话也不说。家长和老师逼着孩子开口,那孩子就一直哭。“这种情况不能心软,你如果放弃,下次想让他开口就更难了。”梓熙妈妈说。有一次,梓熙犯了错误,被老师用“隔离法”对待,把她拦在角落。“那天她哭得特别厉害,我挺心疼的,但是没办法。”梓熙妈妈说,在自闭儿康复训练中,有一条原则就是“不能让孩子做”小时候能做但长大了不能做的事”,这是为孩子的将来早做准备。

    赵秀颖说:“自闭症要用一生去康复,这需要家长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自2016年10月起,廊坊复聪语训学校在山东全省范围内首次尝试对自闭儿的融合教育,把康复训练情况较好的自闭儿带到普通幼儿园课堂,由专业老师陪同指导并及时进行调整训练。

    梓熙从去年冬天开始接受融园教育,从开始的每天1小时到每天有半天时间在普通幼儿园学习,目前看来效果不错,老师说梓熙做手工和做游戏都完成得很好,只是偶尔注意力不够集中。

    四只求孩子不是文盲,将来饿不死自己

    自闭症儿童正常入学接受教育,现在仍是个难题。有些学校一听说孩子是自闭儿就直接拒之门外,所以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入学选择隐瞒实情,虽然随时可能被发现,但只能是瞒多久算多久。对于孩子来说,突然告别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之前的康复训练成果很可能出现倒退。廊坊复聪语训学校尝试融合教育也是希望在孩子们从康复训练机构走向普通幼儿园及小学、中学的过程中,能提供一个平稳过渡的空间。

    此前,梓熙妈妈打听过关于孩子入学的问题,有些学校直接就是拒收,有些学校可以接受孩子入学,但不能让孩子参加考试,怕影响总成绩。“有些高功能自闭症患者可能没有这个顾虑。”梓熙妈妈说,她曾在医院见到过一个高功能自闭儿,8岁了,在普通学校读小学,门门功课95分以上,但她担心那个孩子将来只怕更难融入社会。“当时我家孩子手里拿的一个硬币掉了,他捡起来,就跟他爸爸说自己捡了一块钱。他爸爸告诉他,那是妹妹的,他就还了回来。后来梓熙拿在手里又掉了,他又捡起来,依旧跟爸爸说捡了一块钱。”梓熙妈妈担心地说道。

    家长们通常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对自闭症家庭来说,他们对孩子的期待变得非常简单。“不奢求大富大贵,都不敢想让孩子上大学、读博士之类的,只希望她不是文盲,将来可以开个店,做点小买卖,饿不死自己就行。”梓熙妈妈说,她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能融入社会,生活能自理,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过一辈子。

    五認识自闭症,是为了接纳而不是消灭

    赵秀颖说,自闭症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他们只是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只要早发现、早干预,他们也可以有很好的生活。

    廊坊复聪语训学校于1993年成立,1998年开始招收自闭症儿童。早年间,接收的孩子年龄偏大。赵秀颖带的第一批学生中,有一个学生入学时已经9岁了,当时一句话都不说。入学半年后,孩子说出第一个字——“嘟”,这一个字就让赵秀颖十分惊喜。前年,赵秀颖接到那个学生父亲的电话,说他要结婚了,做着一份简单的工作。

    近几年,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自闭儿能被尽早发现。“最小的入学时一岁半,干预了两年左右,孩子就转入了普通幼儿园。”赵秀颖说。她提醒,如果孩子有以下几种表现,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一是孩子婴儿期表情不丰富,二是缺乏社会性交往,三是眼神不与他人交流,四是对待亲人冷漠,五是行为刻板。

    “认识自闭症,是为了接纳而不是消灭。”赵秀颖说,希望大众能正确认识自闭症,能接纳这个群体,使他们顺利融入社会,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们,希望更多人能多从精神层面、而不仅是物质上帮助他们成长。 (任雨薇)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