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2 > 正文
编号:11611876
绪言.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5kb)。

    《方剂学》讲稿

    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规划教材《方剂学》(段富津主编)

    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学专业五年制

    绪 言

    【主要内容】

    1.方剂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其重要性。

    2.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3.介绍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1.方剂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其重要性。

    方剂的概念 方,指医方;剂古代作"齐",有调剂之义。方剂"是由单味药或若干味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辞海.语词增补本》P681)

    中医的方剂不是用药物随意堆砌而成的,而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后,在该治法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组成原则,选择药物,酌定合适的用量及剂型,精心配制而成的。它能对病人直接发挥治疗作用,是辨证论治的主要工具。因此方剂的定义可概括为:

    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着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

    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的性质 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是中医各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

    方剂学的任务 通过方剂学的学习,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方剂学基础。

    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方剂学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辨证之后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辨证是施治的基础,运用方剂或组方用药是施治的主要环节,方剂的组成与运用正确与否,对疾病的转归至关重要。方剂学是中医基础课与中医临床课之间的桥梁,学好方剂学是学习临床课的基础。每一个临床中医师必须牢记一定数量的方剂。

    2.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方剂的起源与方剂学的形成

    方剂的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当中已经发现了药物。药物用于治疗疾病,先是用单味药,通过实践发现几味药配合治病的疗效高于单味药,于是便逐渐形成了方剂。

    方剂最早的剂型是"汤液"(即现在的汤剂)。最早应用约在奴隶社会的殷商时期。在出土文物中,夏代已有较为精致的陶釜、陶罐等烹调器具,商代的铜制饮食器皿更为精巧,随着烹调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汤液。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记载:"伊尹(名挚,是商代汤妻陪嫁的奴隶,后为商代的厨师,因佐汤伐夏桀有功,被尊为阿衡,即"宰相")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以为汤液。"这是最早的关于方剂起源于伊尹创制汤液的传说。《汉书。艺文志》也记载"《五脏六腑痹十二病方》《五脏六腑疝十六病方》《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风寒热十六病方》《妇人婴儿方》《汤液经法》"等。这些书虽已亡佚,但说明汉代医方已广为流传。

    现存的医籍中,最早记录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它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原书无名,因书中将所记载的方剂分为52个题目,每题都是治疗一类疾病的方法,原书目录之末有"凡五十二(病)"的字样,所以马五堆帛书小组命其名为《五十二病方》。书中共记载了283首方剂,其中完整、能看清的有189首,所用药物有247种。内服药以散剂、水溶剂和酒剂为主,外用药主要以动物油膏为主。方剂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疾病百余种,但没有方名,药味简单,用量粗略,剂型单调,而且有些药名、病名后世未见,这些说明该书早于《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

    《黄帝内经》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虽载方只有13首,但在剂型上已有汤、丸、散、膏、丹、酒之分,并总结出有关辨证、治则、治法与组方原则、组方体例等理论。为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三百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约成书于公元200年,后经王叔和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前者载方113首,后者载方262首,共载方314首。剂型有汤、散、丸、酒、蜜导法。其中绝大部分方剂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创造了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书中所载方剂被奉为"经方",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至此,组方有君、臣、佐、使,剂型有丸散膏丹,理论与实践结合,使方剂成为专门系统的学问,而可称之为"方剂学"。

    这一时期,有人称为方剂学的奠基时期。

    方剂学的发展

    两晋南北朝及唐时期 这一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特点是涌现出大量的经验方书。其中以葛洪《肘后备急方》最具有代表性。书中对内、外、妇、儿、眼科疾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均有阐述,方剂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长期为民间广泛采用。最大的贡献在于用青蒿治疗疟疾"用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后世据此法,提取青蒿素治疗恶性疟、间日疟,特别是对脑型恶性疟具有良好的疗效,用青蒿素治疗疟疾,被誉为抗疟史上继氯喹之后又一突破。另外,陈延之《小品方》对后世亦有一定影响。

    唐代出现了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的医学类书。代表著作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备急千金翼方》。前书载方5300余首,后者载方2000余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三书所载方剂不仅限于"古典经方"还广泛搜集了汉以后医家的经验方同,包括民间流传的单方、验方以及一些海外传来的方剂,并保存了《深师》、《集验》、《小品方》等众方书的部分内容,使汉唐许多名家医方得以传世,对后世影响很大,是研究唐以前方剂的重要文献。

    宋代 宋代的方书向繁多的倾向发展。如宋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收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近20000首,全书共分为200卷,是继《太平圣惠方》之后的又一巨著。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小型实用的方书,如严用和《济生方》、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钱乙《小儿药证直决》等。

    这一时期,中成药盛行,国家设立"太医局熟药所",并颁布了作为处方标准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书由裴宗元、陈师文等校订,最初只有297首方剂,后经多次重修,增补到788首。所收录的方剂都是由"天下高手医,各以行效秘方进,下太医局试验",证明有效者,再颁行全国,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此书流传甚广,促进了丸、散、膏、丹类成药剂型的发展。现常用的一些方剂,如四君子汤、二陈汤、平胃散等。成药如逍遥丸也是来源于此书。

    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医学流派相继产生,为方剂学增添了新内容。代表人物为金元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寒凉派的刘完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