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更多4 > 正文
编号:11612114
王绵之方剂讲义.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5kb)。

    总论

    什么叫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的基础上,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酌定合适的用量,也就是定量,通过一定的规矩,配伍组合,规定剂型,说明服法,这是方剂的一个主要精神,这个概念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的。

    一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

    方剂的形成发展:方剂形成很早,具体是何时,何人所为,尚不能查。从历料上看,方剂的发展至少在周以前,在发展药物治病后,积累经验,从单味发展为多味治病,在多味治病中逐步摸索出一些东西,知道了如何配伍治疗最好,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是方剂形成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知识、工具,才能有方剂的产生,从生食到熟食,有这些条件为方剂的形成提供基础,在周休《礼记》"君有疾饮药,臣先偿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偿之"。可见当时已药煎后饮用,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药有无毒性,尝不明了,故先用人偿之。《史记·仓公列传》及《流沙阴简》中见出有方,如长桑君教扁鹊以"禁方",禁方乃自己的积累的方剂,不轻易传与人,扁鹊治病人假死时,用了"八 "之剂和煮之,说明当时方剂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也有一定的道理,证明这些方不将药物草率的堆切,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目的,更主要证明了这一问题。在《内经》中,关于治疗原则、方法、方剂配伍组合的一些理论,都有很多记载,说明到了《内经》时代,方剂的理论已经成熟了,此处成熟并不意味完善,从开始到定形,已经把它当中经验的东西抽取出来,总结成为比较有系统的理论,所以说它是成熟的,在《内经》虽只记载了十个方,但这十三方还是相当原始的,有的还是单味药,有些方用药简单,从此可能会疑问,理论发展到这样地步,为什么没有方?因为古代著作,从《汉书·艺文志》中看出,它是分开的。《内经》是医经,有七家,经方比它多,有十一家,所以在《内经》中少,还有更多的,虽没传下来,但有记载,在那里已积累相当的资料,形成了理论,在此以后,更进一步是张仲景的著作,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有314方(除去重复及后世的附方),从方的数量、药的数量及剂型上,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应特别指出的是,仲景方有它的特点,非常精练严谨,针对性强,换一药便是另一方名,加减一些剂量是另一方名,证有所不同,方便有了改变,而经过后人的研究,这些方的配伍当中,有相当的经验和道理,从方剂来说,它的立法、用药非常精练、严谨,针对性强,为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方剂提供了很宝贵的东西,后人不仅尊之为"医圣",而且称其书为"方书之祖"。

    从发病原因分析、探讨,对病因病机,隋代的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侧重谈病的发生、特殊症状,由于这样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各科的发展,促进了用药物治病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方就更多了,这是一方面,另一个是到了后来,在这些方书里有一些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是海外来的,如婆罗门,它不是咱们的名字,是南洋的,由于交通的发达,中外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文化、物产,也扩大交流,包括了外来的医药药方。在祖国医学的遗产中,包括了一个部分是吸收了外来的东西在里面,在这些外来的东西不是拿来的,而是融合起来的,是融合在祖国医学的系统里面,很明显,不仅善于吸收,而且善于有机地将其融合要一起也是中医的一个传统。

    唐《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将他们能收集对的,经它们的选择加以分类整理,另外引用历代著作的理论,《内》《难》《伤》《金匮》《巢氏病源》等加以论述,还有一些他们自己 的,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专门的方剂书籍,当中可以看出用药的精神与伤寒没有太大的变化,《伤》侧重用辛温,"寒为阴邪,伤人之阳,保护阳气",用温热,这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伤》的六经辨证,辨证论治,有理到法,从法到方,从方到药,理法方药全了,而这里着重谈方,这是主要的方书。《肘后方》比较简单,用药基本上跟《伤》精神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治疗表证,但已经用清热药与其配合,也开始有了一些清热解毒的方剂。从这里可以看到用药的发展,结合药物的发展,由于治疗中积累经验,由于药物的不断发现,使用药物的增多,使用药物的方法理论更加发展,到这时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方剂的形成发现,也有个"风格"的变化,最明显从宋代开始,习惯上讲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另外还有对药物理论的研究,从宋开始,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从张元素开始研究,过去说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但它为什么产生这些功用,为什么能归经,对这理论的阐发从宋开始。宋时战乱多,生活不稳定,病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人体的影响也有了不同的变化,还有就是宋封建统治阶级对这也比较重视,知心民众,实质上是为了长生,讲究炼丹、服石,同时收集了民间各种有效方剂。从宋中叶开始,将药材作为封建统治的专利、专卖、垄断,随着医学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从整个医学的发展中,方剂也得了相应的发展,而由于方剂的发展,又促进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在医疗实践中,方剂的发展使得方法更多了,在这时期,辛凉解表的方剂开始形成,表里同治的方剂比较多见,《伤》仲景是先表后里,是非常严格的,表证先需解表,张也提到表里同治,辛温加辛凉的问题,如加石膏等,但这些方面的应用比较少,不像在宋代比较多,不仅是辛温与石膏等的配伍,而且发现的药物增多,也开始用辛凉解表的药物治疗,由病理、人的体质、人们对病的认识的深入,在用药上看起来味数多了,但它的主治配伍还是比较严格的,不是随便的加减,它还是有机的配伍,药多理不乱,由于对疾病的认识深化了,考虑的面比较全了。宋开始对过去的方进行了理论分析,成无已对《伤寒》进了解释,在《伤寒明理论》中讲了20多首方,完全用《内》的理论来解释,说明这方为什么能治这病,这方为什么这样组成,它的配伍的道理是什么,它内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联系有什么东西作了一些说明,从这以后方剂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了,对方剂理论分析的书籍多起来了。宋以来的方书多,不单是时代性问题,也由于印刷术的进步,书流传的比较多。另外,促使方剂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是温病学说开始萌芽,方剂的治疗方面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在温病当中强调的是阴液,特别强调的是救阴液、保阴液,与《伤》保阳气不同,保阴液并不是否定保阳气,救阴液也不否定护卫气,只是侧重面不所不同,由于接触的病接触的具体情况,具体实践的对象不同了,所以强调的侧重面不同了,正因为这样,促使了方剂的进一步发展。金元四大家在他们各自的学说当中,有它独特的发展,刘河间善用清热,他研究《内》结合当时的实践,认为病机十九条不出一个火字,"六气皆从火化,皆从热化",主张用寒凉,用寒凉并不等于它不用别的药物治病,而是他有用寒凉治病中他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他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也就是在理法方药都有特长,如地黄饮子,不仅是寒凉的问题;张子和主张用汗、吐、下,人称"攻下派";李东垣主张调脾胃,从脾胃立论,侧重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后天为本,认为人的饮食亦为气血,人体的营养从脾胃而来,先天所有的东西很有限,而人所伤,脾胃为主,创立了脾胃学说,同时创立了许多方,具有代表性的是补中益气汤,也就是在临床上提出的"甘温除大热"的问题,这对后来治疗内伤杂病影响很大,在这个学说上确有成就,除此之外,他也擅长治外科病;朱丹溪特别强调相火,他对相火的研究比较深,强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一水不 二火(君相二火)或五火(五脏之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28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