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图书&资料 > 正文
编号:11638500
《脏腑图点穴法》学术思想探析.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参见附件(180kb)。

    《 按摩与导引》 2 0 0 5 年 1 月第 2 1 卷 第 1 期( 总 1 2 1 期)

    C h i n e s e M a n i p u l a t i o n&Qi G o n g t h e r a p y . J a n 2 O O 5 ,V o 1 . 2 1 ,N o . 1

    《 脏腑图点穴法》 学术思想探析

    王艳国 严隽陶 房 敏 王 舒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 2 0 0 4 3 7 ) ;

    摘 要 《 脏腑图点穴法》 是脏腑推按流派代表作之一, 此书秉承中医经络脏腑学说, 显示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和辨证论治的思想, 重视任督两脉、 腹部及三焦部位的调整, 具有严谨 系统的手法操作程序, 其适应症主要为内

    科疾患。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对此书的学术思想作一探讨, 旨在与推拿同道交流并重视此流派理论, 共同承扬

    脏腑点穴推拿。

    关键词 《 脏腑图点穴法》 任督两脉 学术思想 腹部 三焦 阑门

    中医推拿在历史发展中流派纷呈, 脏腑推按流

    派就是其中较为引入注目的一支, 由王雅儒先生口

    述的《 脏腑图点穴法》 ( 以下简称《 脏》 书) 一书就是此

    流派的奠基之作。王雅儒先生继承河北雄县王文义

    医师的《 推按精义》 一书, 深研其精髓, 并积累几十年

    丰富的临床经验, 经系统整理编辑成此书。该书于

    1 9 6 2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 分为上下两篇 , 上

    篇包括总论、 手法种类、 胸腹腰背等分部程序操作

    等; 下篇是治疗各论。本书以祖国医学的经络脏腑

    学说为立论基础, 具有严谨系统的治疗理论, 其适应

    症主要为内科疾患。本书出版四十多年来, 在国内

    推拿界有相当的影响。由于当前推拿临床以治疗颈

    腰痛等运动系统疾病为主, 此法应用不广, 但其在临

    床和科研中的价值却不容忽视。为此重视挖掘和整

    理推拿治疗内脏疾病的理论和方法已迫在眉睫。本

    文试对《 脏》 书的学术思想作一探讨, 以期同道引为

    重视并深入研究

    1 重视中医经络脏腑及气机学说。 充分显示脏腑推

    按理论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以下从两方面分别论述:

    1 . 1 重视调理任督两脉 , 并以此作为本流派总的治

    则 《 脏》 书精选了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任、 督( 也可包

    括膀胱经) 两脉作为施治重点, 运用该法所治病症均

    全面调理任、 督两脉的关键腧穴, 并据辨证再灵活选

    取两脉的相应穴位以整体治疗。

    任脉为阴脉之海 , 督脉为阳脉之纲 , 一任一督 。

    一

    阴一阳, 任督两脉理顺 , 全身十二经脉皆通, 阴阳

    平衡, 《 脏》 书在背部也重点运用了膀胱经的背腧穴,*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 ( 3 0 0 1 9 3 )

    若从中医一些重要古籍文献中来看督脉循行, 如《 素

    问· 骨空论》 记载督脉循行, 其中一支为“ 与太阳起于

    目内眦, 上额, 交巅上, 入络脑, 还出别下项, 循肩膊

    内, 侠脊, 抵腰中, 入循膂络肾。 ” , 其实与膀胱经脉在

    背部循行相吻合, 故从广义上可把膀胱经上的腧穴

    归于督脉。《 脏》 书的施治理论不以十二正经为主要

    立论点, 而是把握了任督两脉的循行及生理功能, 从

    两脉的互动影响中来调整机体, 平衡阴阳, 这是本流

    派区别于推拿其他流派的一大特点。

    1 . 2 重视腹部推按及三焦的调整 《 脏》 书非常重

    视腹部推拿, 以腹部任脉施治为主线, 还分别选取胃

    肾肝经的几个腧穴( 如梁门、 章门、 天枢、 石关等) 。

    中医历代有许多重要文献记载了腹诊和腹部自我按

    摩, 但本书腹部推按其实质是通过三焦气机理论来

    实现的。王氏认为中焦是“ 沟通上下焦” , 承上启下

    的关键。故先开中焦作为第一要则, 中焦气, 再启下

    焦之户, 以使“ 周身表里气通” , 为上焦的开启造成釜

    底抽薪、 水到渠成之势, 最后开上焦, 以使气顺上通,“ 下贯丹田, 三焦气血和畅” 。《 脏》 书开通三焦气机

    顺序与传统中医关于水谷精微在三焦运行( 或运化)

    的顺序有所不同。如《 灵枢· 营卫生会》 记载: “ 中焦

    亦并胃中, 出上焦之后, 此所受气者, 泌糟粕。蒸津

    液。化其精微, 上注于肺脉, 乃化而为血, 以奉生

    身” , 可见其顺序是中焦一上焦 一 下焦。但《 脏》 书反

    其道而用之, 是其理论的一个突破。王氏认为在开

    通中下焦之后, 必须“ 放通” 两侧带脉穴。他认为带

    脉穴为“ 活动周身气血” 的主穴, 而带脉“ 当十四椎出

    属……, ……起于季胁, 回身一周” , 其出属和循行部

    位( 腰腹) 同是任督二脉脉气所发之处( 起于胞中) ,可见带脉能维系并约束诸脉, 维护气机循常道不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

    《 按摩与导引》 2 0 0 5 年 1 月第2 1 卷 第 1 期( 总 1 2 1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Q i G o n g t h e r a p y . J a n 2 O O 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0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