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4 > 正文
编号:11713454
颈 性 眩 晕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3kb)。

    颈 性 眩 晕

    --对交感型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再认识

    娄思权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100083

    一、眩晕的概念

    眩晕已经成为人类疾病中的第三大症状( Smith,1993 )。它涉及到耳鼻喉科、内科、神 经内科、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及精神科等临床学科。颈性眩晕,主要指交感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所表现的眩晕。在门诊的眩晕病人中就需要首先识别是颈性眩晕还是其他原 因的眩晕。

    视觉、本体感觉、前庭系统三者的相互协调来完成身体的平衡,其中前庭病变时引起病 理性眩晕的主要原因。眩晕是平衡系统(前庭、视觉、本体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 类复杂的症状。是平衡障碍的一种主观感觉、空间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及体位障碍的错觉。

    二、眩晕的原因

    1 、前庭系统性眩晕: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的,包括内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及核、 内侧纵束、小脑、大脑的前庭中枢。

    临床表现为旋转性眩晕、耳鸣及听力障碍、眼球震颤、并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 出汗、血压降低等植物神经症状。持续时间短。它又分为三种情况: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 晕及位置性眩晕。

    2 、非前庭系统性眩晕:是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各系统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一般无旋转 感,只是头晕眼花或轻度站立不稳,很少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症状,也无典型 的眼颤。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月。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包括:( 1 )眼性眩晕( 2 )心、脑血管 性( 3 )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 4 )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5 )头部外伤后眩晕 ( 6 )颈椎病及颈肌病( 7 )神经官能症。由此可见颈性眩晕仅仅是非前庭系统眩晕中的一小 部分,在众多眩晕的原因中的一种而已。

    颈性眩晕: 1926 年 Barre 首先报导颈椎关节刺激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可诱发头晕、头痛、 颈痛等症状。( Barre  Lieou Syndrome ) ,1949 年 Bartschi Rocharx 根据眩晕与交感神经的 关系提出"颈性眩晕"。 1957 年 Denny Brown 首先提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 VBI )。 1984 年 5 月全国颈椎病专题讨论会对颈椎病进行了统一,达成共识。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 型颈椎病都可以出现颈源性眩晕。

    三、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1 、交感神经解剖

    交感神经的中枢部: T1-T5 脊髓灰质侧角内和丘脑下部后部皮层下中枢。

    交感神经的周围部:交感干、椎旁神经节、交感神经及神经丛、节后纤维(灰交通支) 、节前纤维(白交通支)。灰交通支与颈脊神经相连。白交通支经脊神经前支至神经节换元 后交感神经分支。

    颈交感神经节:( 1 )颈上节:在颈 3-4 椎体两旁,节前纤维来源 T1-5 上行交通支,交感 干发出节后纤维,血管支重点到颈动脉系统。

    颈外动脉支:同时支配面部血管扩张,面部汗腺分泌

    颈内动脉支:

    ①与三叉神经眶上支并行,支配额部汗腺

    ②瞳孔支 : 支配瞳孔扩大

    ③眼睑:支配眼睑平滑肌

    ④睫状神经节:支配眼球血管

    ⑤口鼻粘膜、泪腺

    ( 2 )颈中节:其纤维与 C4-5 平行,变异较大,一般在甲状腺下动脉附近平颈 6 水平,借 分支与下节相连,有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血管支、心支、气管支。

    ( 3 )颈下节:

    ①灰交通支相当 C7-T1 ,常与胸神经构成星状神经节位于颈长肌外缘。

    ②心支

    ③血管支:椎动脉并随其进入颅内,基底动脉、大脑后、小脑、脑桥、内耳、脊髓等血 管和甲状腺下动脉丛

    2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椎动脉交感神经丛,交感神经干及灰交通支受刺激引起椎动脉反射性收缩、血管痉挛、 血流减少而诱发眩晕。沿椎-基底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在颅内经内耳动脉可达到耳的前庭部 支配血管运动和血流量。 Marinne(1980) 报导电刺激实验动物颈部交感神经可导致椎基底动 脉、颈内动脉及内耳动脉血管痉挛与血流量减少;孙静宜采用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剥离术治 疗颈源性眩晕。治疗优良率达 95% ;曾冰等采用封闭颈交感神经节的方法治疗交感型颈椎病 和椎动脉型颈椎病,优良率为 61  9% 。

    由于椎间盘退变导致颈椎节段不稳和骨赘形成,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 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由于它的解剖的特点,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除了眩晕外, 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眼胀、干涩、视力变化、视物 不清、眼裂变小、耳鸣、耳赌、听力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嗳气、咽部异物感、心悸 、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多汗、无汗、畏寒、疼痛麻木(无神经定位意义),也 可表现为类似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VBI )。如果脊髓血管的交感神经末梢兴奋,脊 髓血管痉挛,可造成脊髓缺血,出现类似 CSM 的临床表现。

    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有时比较困难,除了了解颈椎钩椎关节增生和节段不稳外,还以诊 断性治疗方法帮助诊断。如:让病人戴 2 周左右的颈围领,了解戴颈围领的前后、交感神经 症状的变化来帮助诊断,病人会告诉你,戴颈围领后眩晕,耳鸣或视物不清明显改善。用颈 交感神经封闭及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也有助于诊断。

    病例一:女性, 43 岁 , 前"八一女篮"右侧眼裂变小,经检查 C3-4 节段不稳,经用手术 固定后,眼裂逐渐变大。

    病例二:女性, 45 岁,护士。因咽部异物感而不断做咳嗽动作。经检查为 C4-5 节段不稳 ,椎间关节增生,经前路手术内固定术后,症状消失。

    病例三:女性, 40 岁,售货员。病人一低头就憋气,双眼眼睑下垂,戴颈围领后症状改 善。 X 线, C5-6 不稳,颈椎后凸畸形。后经手术治疗后,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低头不再憋 气,双眼裂变大。

    3 、椎动脉解剖

    颈段:起源于锁骨下动脉丛颈 6 横突上升;椎管段:两侧椎动脉呈直线向上行走;枕段 :绕寰、枢椎呈多个弯曲进入枕大孔;颅内段:两侧椎动脉会合成为椎 - 基底动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