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95239
从《医界镜》看明清时期民间的行医活动(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若看到此处,急宜说明要死的道理,早早回他,不可模糊招谤”(第六回)。哪知仲英对此并不谙熟,看着对方是个“小女子”,心中亦不经意,胡乱地开了两个方子,袁女服药后不久身死。结果,这个杀人的“罪名”,最终落在了贝仲英的身上。

    与其父贝仲英不同,每当遇到危急的病症,贝祖荫总是要想办法巧妙地避开。镇江道张观察有痰喘的老毛病,不时就会发作。后来上了年纪,一次发作后“竟躺在床上,不能起来”。前后曾延医多人,均不见效验。后来闻知祖荫的大名,乃请他前来诊病。祖荫来到后,并没有匆忙地为病人施诊,而是向会诊医师和张府幕友探听病情,心中事先有了清醒的认识,“知道这病九成九不得好的,倘即刻开了方子,吃下去刚好出事,要坏我的名声”。因此,尽管观察夫人一见面便促请祖荫开方,但祖荫就是在那里“装架子”,“推托说轮船上吹了风,又是没有好生睡觉,总得养养神”;并声称凡是做名医的,“不是可以粗心浮气的,等到将息过一天,敛气凝神,然后可以诊脉,如此开出方子来,才能有用”。最后,在观察夫人的一再催促下,祖荫才不得不为病人诊脉。在开方时又预留后路,“只开了旋覆花、代赭石、厚朴花、五味子、磁石、龟板几味平平的药,聊以塞责”。一两日后,张观察驾鹤西游,祖荫便收拾行装,即刻“告辞了”。(第七回)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明清之际的医家彼此之间互相攻讦、相嫉相欺的现象非常普遍。(马金生:《明清时期医德问题的社会史考察——以16~18世纪为中心》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44 字符